尋龍記Ⅲ詭變百出(卷3)傳說
項思龍的心裡總覺得非常的沉重,這卻倒不全是因為武林大會的日子越迫越近,也有一部分是因為與項少龍和甜甜見過的那一面之故。
為何那項少龍上將軍和那甜甜姑娘自己感覺非常熟悉呢?這感覺雖甚是模糊不清,但卻讓自己的心情極不平靜!自己的影像中也確是不認識他們!
這……自己在尚未喪失記憶之前是不是與他們相識的呢?還有,自己為何會說出項思龍少俠或許還存活於世的話來呢?難道自己以前也認識項思龍少俠,不願他就此死去?
許許多多奇怪的疑問,塞滿了項思龍的腦袋,讓得他對自己以前的身分好奇極了。
我以前到底是誰呢?江湖在我現刻的記憶中本是陌生的,可我卻又莫名的顯得對它非常的熟悉,難道……我以前本就是江湖中的一份子?
可……為何我又會有些厭倦江湖的感覺?若不是被迫不得已的拖入江湖,自己是絕不會有興趣去理會江湖中的事情的,自己的內心很嚮往無量洞府中的那種世外桃源生活!
項思龍長長的歎了一口氣,向問天、圓正大師都負責組建對付魔教的力量去了,青松道長則忙於佈置準備召開武林大會的事宜去了,倒也讓他落得了個清靜,但他已被天下群雄公推為武林盟共同體的軍師,又是新近名動江湖的神劍浪子凌嘯天少俠,所以接持各方武林人物上山參與武林大會的事,卻也落到了他的身上。
開始兩日,上山的人倒也少些,讓項思龍甚為興奮的是結義兄弟花雲也領著他天山派的弟子上了山來,這可也是花雲沾了項思龍的光,項思龍名聲火燥,他這作義兄的就自也有些臉面了。
兄弟倆見面自是一番親熱,只那花雲曾著項思龍小心提防的許劍生卻是傲氣消去了許多,對項思龍恭敬十足,態度老實。
項思龍私下裡向花雲詢問原因時,花雲笑了笑道:「這小子能對二弟不敬麼?二弟現在可是個人物了呢!連魔教光明左右使和四大法王都關注起二弟來了,把二弟視為了頭號大敵,據大哥所聞魔教光明左使楊天為傳出話來說要生擒二弟,看看二弟是個什麼三頭六臂的人呢,竟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讓武林盟有了這麼大的規模!再說,大哥我查出了這小子也是魔教安插在我天山派的臥底,我看在同門師兄弟的份上沒有取他性命,只廢了他武功,已不能為惡了,還能不乖麼?這可也全仗二弟你幫的忙,這小子在窺視你的那幾天終給露出了馬腳,被我截獲到了他秘送給魔教傳報二弟消息的一封信,所以才揭出了他的真面目!」
說到這裡,又一臉責怨的道:「二弟乍然離去也不告訴大哥一聲,是不是也不信任我?嘿,其實對於二弟身分在你在酒樓上暗助我退敗馮劫時就有疑心了,只是大哥一直都沒說出了罷,不過,大哥卻也沒有想到二弟你竟是當年名震江湖的中原四奇之一的玄玉道長的傳人,二弟可也真是福緣深厚啊,能得著玄玉道長的真傳!」
項思龍不好意思的笑笑,頓忙連聲道歉,花雲也沒真個生氣,自是歡笑暢飲而散。
可過了兩日,上山的人愈來愈多,項思龍也就更忙碌起來,對於那曾見識過的什麼金錢莊的鐵手神算總管,什麼無敵門的吳天德,什麼生死城的張保山,什麼南宮世家的南宮青雲……等等這些人物,自是不大熱情的了,一來彼此曾有過節,二來也從搜自馮劫身上的名錄中得知了他們均為日月魔教的手下。不過這些人物對項思龍卻是大加奉承,不過自是討了個沒趣。
這一日,當傳報說有地冥鬼府的上官蓮等和漢王劉邦等一道前來拜山時,項思龍只覺心頭莫名一震,當即率領人馬下山迎接,跟在上官蓮身後的有天絕、地滅、鬼影修羅、孤獨驚鳴、鬼冥雙怪等一眾地冥鬼府的高手,跟在劉邦身邊的則有韓信、陳平、樊噲等一眾大將,人人都是一臉悲痛之色,上官蓮和劉邦等幾人更是淚意連連。
項思龍上前見過眾人,在他們自我介紹時,心中總是湧起莫名的怪異感覺,似乎這些人都曾與自己熟悉似的,可確又不識得他們,只聽青松道長等說過眾人的大名,當下連說:「久仰,久仰!」熱情的招待眾人上山,上官蓮覺著項思龍的目光似有些眼熟,卻又想不起像誰的目光,只心下一突,如觸閃電,當下忙問項思龍乃是何人。
項思龍也一臉哀容中恭敬的答道:「在下凌嘯天,江湖人稱神劍浪子就是!」
在旁的劉邦聽了搶先「啊」了一聲道:「原來閣下就是新近轟動江湖的神劍浪子凌嘯天少俠,據聞你能耐可比我項大哥呢,倒不知閣下是否有意加入本王麾下?本王絕不會虧待你的!當然這也需要你的能力來向本王證明,讓本王量才而用!」
劉邦自聽得項思龍不幸的消息後悲痛欲絕,但痛定過後在與項羽的正式正面交鋒戰鬥生活中卻也成熟了許多,竟然會籠絡人才,卻又不濫用人才。
項思龍對劉邦似有著莫名的親切之感,聞言向他躬身行了一禮道:「江湖虛名,漢王莫要當真!承蒙漢王看得起草民,草民不勝感激,但我卻並不想從事政治生涯,還望漢王多多見諒!其實漢王手下高人能人如雲,又豈會看得起草民這等草莽之輩呢?」
劉邦哈哈一笑道:「少俠談吐不凡,已顯是能人之輩了,何況天下群豪眼睛是雪亮的,他們公推出的軍師又豈會是什麼虛名之輩?不過少俠無意政途,我也不會強求的了!」
看著劉邦應付從容,確有大將風度,上官蓮心下在悲痛之餘又是不勝感慨。
今日所見的劉邦比起當日在地冥鬼府所見的劉邦確是成熟多了!思龍的眼光終是不錯的,劉邦這小子終也沒辜負思龍的一番栽培,取得了今日的漢王地位,雖不及項羽當紅,卻也是當今天下第二大勢力的實力派人物了!只可惜……思龍卻不能親眼看到劉邦今日的成就了!唉,龍兒啊龍兒,你是何等狠心,竟然丟下姥姥和你的一眾妻兒!你可知道大家對你不幸的消息是何等的悲痛啊!你的十幾個妻妾已有一大半都病倒了,只可憐那幾個剛出世的小公子和小公主!
這也都是那什麼項少龍!思龍是為了救他才遭遇不測的!哼,這項少龍先前還是思龍的仇家呢!你義子項羽現今也是思龍義弟劉邦的死對頭!今個兒老娘卻是無論怎樣也要殺了這項少龍,方才洩我心頭之痛!
上官蓮心下想著,卻也對劉邦增多了幾份好感,心下暗忖道:「思龍一生的心願也就是想助他義弟劉邦成就霸業,如今思龍不在了,我卻要助思龍完成他們這個心願,以慰他在天之靈!」
不過上官蓮卻不知項思龍不但沒死,而且還就在眼前呢!當然對這個秘密,普天下無一人知道,除非是項思龍記憶恢復了,這秘密方才會揭曉吧!
項思龍聽了劉邦的話,心中升起一股怪怪的暖意,笑道:「漢王仁義天下,在下之下可是親眼所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漢王的仁義心懷將來一定會有報答的!」
項思龍正說著這話時,青松道長卻也聞訊趕來了,他與劉邦是老熟人,二人一見就是親熱非常,搭在一塊去了,上官蓮和韓信等自也緊隨其後上山,倒再也無人理會項思龍了。
項思龍沒有跟著上山,只呆呆望著眾人遠去的背影發愣。
唉,我到底是誰呢?是否識得漢王劉邦他們?
當項羽率領人馬來拜山的消息傳上山,項思龍心下倏地一緊,突突跳了起來。青松道長則是一臉憂慮之色,劉邦則是一臉又是驚駭又是興奮之色。只見上官蓮聽了嘴角浮起一絲冷冷笑意,恨聲道:「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自投!你項羽義父害死我孫女婿,我上官蓮今日就要讓你們父子倆血債血還!」
看上官蓮一臉怒氣沖沖的領了天絕、地滅,劉邦等欲殺下山的樣子,項思龍頓忙出面阻止道:「上官夫人,不可!項羽霸王也乃在下等發出請柬請來的,爾等如若在此地此情下向他發難,那豈不是讓我們這盡地主之誼的人為難麼?大家這次都是來弔念項思龍少俠的,無論如何也但請不要出手,以免傷了大家和氣,也驚擾了項少俠在九泉之下的靈魂!再說據在下判斷,項少俠也有可能未遭不測呢!」
上官蓮聽了火氣頓消的大喜道:「凌少俠是說……思龍還存活於世上也說不定?」
項思龍點了點頭道:「在下據師尊玄玉道長遺言說,無量崖底其實是一個地下大湖,逍遙派千古之謎無量玉璧所出現的景象,其實也只是因無量崖下的地下湖水面通過光學作用,反射到無量玉璧上的景物,那麼即使項思龍當真跌入無量崖,可也並不是毫無生機啊!在下曾在師父遺記中看到這一段有關有一秘道可通無量崖底的話,只是現今尚未想通,如在下思考貫通了,自會領大家一同去無量崖看看的!」
項思龍所說的這番話有真有假,真的是玄玉道長的確跟他講過無量玉璧的秘密,假的是對於可通無量崖底的秘道之說,不過為了穩住上官蓮等的情緒,所以不得不編造一下了,因他心底深處確不願項羽和劉邦發生衝突,只覺無論哪一方受了傷害,他心裡都會不安於心似的,至於為什麼有這感覺,他卻想不出了。
上官蓮聽得喜極而泣,竟向項思龍深深行了一禮感激道:「如此老身先謝過凌少俠了!」
項思龍慌忙扶起上官蓮,不量可否的笑笑道:「夫人能賣在下個面子,不與項羽發生衝突,在下已是感激不盡了,又何必言謝呢?何況尋找項少俠下落乃是我輩江湖中人義不容辭的事,他可是我中原武林公推的武林盟主呢!他的安危關係到我中原武林的安危,在下自應鼎力尋找項少俠的!」
上官蓮自還是對項思龍說了許多感激的話,項思龍心下愧然的笑笑應付,為了避免劉邦和項羽見面的不快,著青松道長把上官蓮等領去了廂房休息,自己則再次下山去迎接項羽一行。
項思龍見了項羽的這等場面心下暗驚,卻還是一臉笑意的迎至神情冷漠傲慢的項羽身前道:「想來閣下就是西楚霸王項羽吧!在下等恭候多日,武林大會就只缺霸王一人了!」
項羽目光冷冷的打量著項思龍,不自然的他身上的冷傲之氣竟是莫名的消去了許多,卻還是淡淡道:「閣下想必是近聞江湖的神劍浪子凌嘯天吧,果然一表人才氣慨不凡,只可惜蛟龍沉淵,沒能充分發揮出閣下的潛藏能力啊!你如願跟著本霸王,本霸王保你前程萬里、福祿無量!」
項思龍見著項羽的冷傲之態時,並沒有什麼反感,只是心中莫名的升起一股酸酸的悲哀來,覺得自己很是同情項羽似的,聞言苦笑道:「霸王過獎了,在下實則乃是一個毫無武功的文弱書生,何談有什麼潛藏能力呢?霸王南征北戰,需要的可是文武雙全的真正有識之士!」
項羽哈哈一笑道:「閣下倒是謙虛得很,但太過的謙虛卻是等於虛偽了!」言罷倒也再無興趣注意項思龍,只對眾屬下大聲道:「好了,咱們上山去吧!」
項思龍見著項羽似欲把帶來的人全引上山,當下出言勸阻道:「霸王,且慢!逍遙道觀可不是什麼京城校場,還請霸王諒解,只可帶一批近衛將領上山,其餘人可得留在山下!」
項羽傲怒一怔,卻也知項思龍說得有理,自己這麼四五千人上山,那小小的逍遙道觀本已是人滿為患,又怎容納得下這麼多人呢?再說,自己聲勢浩大的上山,可會引起武林人物的戒備,自己這次來此,一是為了救出項少龍,此恩此德自己今生也無以為報,可不是來鬧事的,自己之所以領這麼多兵馬來,一是為了救出義父項少龍,二是為了防備那流氓劉邦對自己不利!
把隊伍留在山下地方,這四千人可是自己從四十萬大軍中挑選出的精兵,無一不可以一敵十,再說自己還隱伏了數十萬兵馬在這武當山附近,一旦發生衝突,那可也怪不得我項羽心狠手辣,說不定只有大開殺戒了,義父項少龍的預感可真準,自己以前對他派人暗中去刺殺劉邦的舉動這莫名其妙,現在才知道義父是為了除去自己今後的勁敵,只可惜自己與劉邦也結拜成了兄弟,自己總不忍對他痛下殺手,可今個兒如他率先對自己發難,可也別怪自己不念兄弟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