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首頁 > 風雲時代出版社 > 周作人作品精選15:我的兄弟魯迅【經典新版】(含《魯迅的故家》與《魯迅的青年時代》)
周作人作品精選15:我的兄弟魯迅【經典新版】(含《魯迅的故家》與《魯迅的青年時代》)

第一分 百草園

關於百草園

百草園的名稱,初見於魯迅的回憶文中,那時總名還叫作「舊事重提」,是登在《莽原》上的,這一篇的題目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園是實在的,到現今還是存在,雖然這名字只聽見老輩說過,也不知道它的歷史,若是照字面來說,那麼許多園都可以用這名稱,反正園裡百草總是有的。不過別處不用,這個荒園卻先這樣的叫了,那就成了它的專名,不可再移動了。
這園現在是什麼情形,只要有人肯破費工夫,跑去一看,立即可以明白了。但是園雖是無生物,卻也同人一樣,有它的面目和年齡,今日所見只是現在的面目,過去有比人還長的年月,也都是值得記值得說的。古人作《海賦》,從海的上下四旁著手,這是文人的手法,我們哪裡趕得上,但這意思卻是很好的。園屬於一個人家,家裡有人,在時代與社會中間,有些行動,這些都是好資料,就只可惜我們不去記它,或者是不會記。這回我想來試試看,雖然會不會,能不能,那全然還不知道。
說得小一點,那麼一個園,一個家族,那麼些小事情,都是雞零狗碎的,但在這空氣中那時魯迅就生活著,當作遠的背景看,也可以算作一種間接的材料吧。說得大一點呢,是敗落大人家的相片。魯迅於清光緒戊戌(一八九八)年離開家鄉,所以現今所寫的也以此為界限,但或者有拉到庚子年去的時候也說不定。就是庚子也罷,那已是五十年前的事了,記憶不能完全,缺點自必多有,但我希望那只是遺漏的一方面,若是增飾附會,大概裡邊總是沒有的。

一 從園說起

《朝華夕拾》的第六篇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起頭的幾段是說百草園的情狀的,其文云:
「我家的後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作百草園。現在是早已並屋子一起賣給朱文公的子孫了,連那最末次的相見也已經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裡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裡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裡低唱,蟋蟀們在這裡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牠的脊梁,便會啪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
「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擁腫的根。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於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牆,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像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
「長的草裡是不去的,因為相傳這園裡有一條很大的赤練蛇。」這是一篇很簡要的描寫,把百草園的情景一目了然的表示出來了,現在要略為說明園的上下四旁,所以先就上面所說的事物加以一點補充。

二 東昌坊口

且說這百草園是在什麼地方?因為我們所說的是民國以前的事,所以這應當說是浙江的會稽縣城內東陶坊,通稱東昌坊口,門牌大概是三十四號吧,但在那時原是沒有門牌的。關於東昌坊口,在志書上沒有什麼記載,但是明清人的文章也偶有說及的,如毛西河文集中有《題羅坤所藏呂潛山水冊子》,其起首云:「壬子秋遇羅坤蔣侯祠下,屈指揖別東昌坊五年矣。」
又《六紅詩話》中引張岱的《快園道古》,有一則云:
「蘇州太守林五磊素不孝,封公至署半月即勒歸,予金二十,命悍僕押其抵家,臨行乞三白酒數色亦不得,半途以氣死。時越城東昌坊有貧子薛五者,至孝,其父於冬日每早必赴混堂沐浴,薛五必攜熱酒三合禦寒,以二雞蛋下酒。袁山人雪堂作詩云,『三合陳年敵早寒,一雙雞子白團團,可憐蘇郡林知府,不及東昌薛五官。』」
這東昌坊從西邊十字路口算起是毫無問題的,但東邊到什麼地方為止呢?東邊有橋跨河上,名覆盆橋,在這橋與十字路口之間並無什麼區劃,不知道究竟這兩個地名是怎麼劃分的。
大概在沒有訂定門牌之前,地名多少是可以隨便的,正如無名的《魯迅的家世》文中所說(此文見於一九三九年十一月《文藝陣地》上),那裡的周氏一派分三處居住,靠近橋邊的一家大門在路南,可是房屋卻在河的南岸,要走過一條私有的石橋,所以名為「過橋臺門」,迤西路北的一家是「老台門」,再往西是「新台門」,就是百草園的所在地,實實在在是東昌坊口了(雖然離十字路口也還有十來家門面),卻都是稱為覆盆橋周家的。
三 新台門

《魯迅的家世》的第一節說,覆盆橋周家分作三房,叫作致房中房及和房,中房的大部分移住在過橋臺門,致房的大部分移住在新台門,還有一部分留在老屋裡。這話是說得很對的,但末了一句稍欠明瞭,或者可以改為和房以及致房中房的小部分都留在老屋裡,致房底下又分智仁勇三房,留在老屋的是勇房的一派。
我們所要說的只是百草園,所以那老屋與過橋兩處只好按下不表了。在新台門的智仁兩房底下各分作三房,智房下是興立誠三房,仁房下是禮義信三房,魯迅是屬於興房的。在魯迅的好些小說以及《朝華夕拾》裡,出現的智仁兩房的英雄頗不少,現在不及細說,只好等後面有機會再談吧。
台門的結構大小很不一定,大的固然可以是宮殿式的,但有些小台門也只是一個四合房而已。例如魯迅的外婆家在安橋頭,便是如此,朝南臨河開門,門鬥左右是雜屋,明堂東為客室,西為廚房,中堂後面照例是退堂,兩旁前後各兩間,作為臥房。退堂北面有一塊園地,三面是籬笆。普通大一點的就有幾進,大抵大門儀門算一進,廳堂各一進,加上後堂雜屋,便已有五進了,大門儀門及各進之間都有明堂,直長的地面相當不小,至於每進幾開間,沒有一定,大抵自五間以至九間吧。
就新台門來說,講房分應當直說,但講房屋卻該先來橫說才行,因為廳的間架與堂以後住屋的大小不同,所以要在這中間分一段落。廳屋三間,迤西一帶是大小書房及餘屋,後來出租開張永興壽材店的,這一部分有必要時再來說它。
從大堂前起便是整排的房屋,西邊六間,所以這一進是九開間的,但後堂前三間外,因為地面稍收小,只有五間帶一條弄堂,末一進也是同樣的寬,都是雜屋,沒有什麼結構。住屋分配是堂屋左右及迤西六間(即第三進),又第四進西偏三間半,第五進的西半,歸智房居住,仁房住在第三四進的東部,後園由智仁兩房另行分配使用。

 

 

1 

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版權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
上班時間:09:00~17:30  TEL:02-2756-0949 FAX:02-2765-3799 地址:台北市民生東路五段178號7樓之3
© 2008 Storm&Stress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