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首頁 > 風雲時代出版社 > 關鍵時刻,朱元璋如何通吃全贏
關鍵時刻,朱元璋如何通吃全贏

*高身價是自己給的

朱元璋出身貧賤,卻不像劉邦那樣為抬高自己的身價故弄玄虛,說什麼自己是赤帝的兒子下凡,斬白蛇而起義。朱元璋經常把「淮右布衣」、「江左布衣」、「起自田畝」、「出身微寒」一類的字眼掛在嘴邊。他甚至把自己貧賤的出身、不幸的遭遇訴諸於文字刻在故鄉鳳陽的皇陵碑上,作為教育子孫後代以及各級官吏永遠不忘創業艱辛的教材,命令凡途經這裡的大小官員及自己的後代必須到此跪拜誦讀。

很多開國皇帝習慣拉扯古代同姓的有名人物做祖先。朱元璋也曾想這樣做,由於父親、祖父都是佃農,外祖父是巫師,在當時的社會裡都是極其卑微的人物,沒有什麼可以誇耀的。於是,朱元璋和他的文臣們商量修玉牒(皇家家譜的叫法)的時候,原來打算拉宋朝著名的學者朱熹(朱熹是徽州婺源人)做祖先。這時候恰好有一個徽州姓朱的典吏來朝見,朱元璋打算拉本家,就問:「你是朱文公(後人對道學先生朱熹的尊稱)的後人嗎?」姓朱的典吏不明白底細,怕撒謊惹禍,就直說不是。
朱元璋一想區區的典吏小官尚且不肯冒認別人做祖宗,而且幾代以來也沒有聽說自己的祖先和徽州朱家有過瓜葛,萬一硬認上,白給人做子孫倒也罷了,被識破後反而要落人笑話。於是,朱元璋打消了攀附朱熹的念頭。
做不了名人的子孫,朱元璋乾脆就做自己。他總是說:「四民之中,農民最勞最苦。春天雞一叫就起床,趕牛下田耕種,插下秧子,得除草,得施肥,大太陽下曬得汗直流,勞碌得不成人樣。好容易等到收割,完租納稅之外,剩不下一丁點兒。萬一碰上水旱蟲蝗災荒,全家著急,毫無辦法。可是國家的賦稅全是農民出的,當差做工也是農民的事……」農民出身的朱元璋,努力站在農民的立場上殺官吏、殺豪強,甚至鼓勵農民扭送貪官污吏赴京。

做不了豪門的人,就做你自己,肯定自己,活出最好的自己!我們任何人的高身價不是與生俱來,而是自己給的。
有這麼一則故事。
一位鐵匠的女兒因生活不如意想要自殺。鐵匠知道後,並沒有勸說女兒,只是把一塊燒得通紅的鐵塊放在鐵砧上狠狠地錘了幾下後,隨手丟入身邊的冷水中。只聽「滋拉」的一聲,水沸騰了,一縷縷白煙向空中飄散。鐵匠對他的女兒說:「你看,水是冷的,鐵卻是熱的。熱鐵遇到冷水,兩邊就展開了較量——水想使鐵冷卻,鐵卻想使水沸騰。現實也是如此,生活好比冷水,你就是熱鐵,如果你不想冷卻,就要讓水沸騰。」
其實,生活就像是水,一直在竭力冷卻你,如果你不想被冷卻,那麼你就要想盡一切辦法使水沸騰,依靠他人只會讓自己更加懦弱。坐在健身房裡讓別人替我們鍛煉,是無法增強自己肌肉的力量的。沒有什麼比依靠他人的習慣更能破壞獨立自主能力的了。
就算是一個天賦一般、社會地位低微的普通人,只要他肯自己努力,也終究會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相反,有些人總是想著在前人的樹下乘涼,從來沒有想過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財富,這樣的人永遠也享受不到真正的屬於成功者的喜悅。

*正視低起點,始終保持學習的心態
台灣著名作家羅蘭曾經說過:「成年人慢慢被時代淘汰的原因,不是年齡的增長,而是學習熱忱的減退。要衡量一個人是否有更大的發展,不是看他眼前職位的高低,收入的多少;而是看他是否隨時學習。一離開學校就停止學習的人,不會有光明的未來。」
從這個角度來說,朱元璋一開始就是不幸的。因為家境貧寒,年幼的他喪失了讀書的機會。然而,在起跑線上的落後並沒有影響朱元璋以後的發展。這是因為朱元璋意識到了知識的重要性,懂得利用一切機會來充實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素養。
不可否認,朱元璋學習的起點很低,但他十分好學,對待儒士的態度也很恭敬,他的身邊不乏飽學之士,例如馮國勝、陶安、劉基、朱升等。隨著一大批儒雅之士成為朱元璋的智囊團,朱元璋在與這些人談古論今、分析時勢時,也受到了這些有才學的人的薰陶。同時,在這一過程中,朱元璋也提升了個人素質,開闊了自己的眼界。更為重要的是,朱元璋在學習上非常自覺,即使在馬上打天下的戰爭年代,他也總是爭分奪秒地讀書。
這種可貴的學習習慣在他立國後也沒有改變。大明王朝建立後,朱元璋特意命人在奉天門建立文淵閣,專門收藏經史子集,並且設置若干名大學士在那裡長期研究各種文化典籍。他自己也經常御駕親臨,「命諸儒進經史,躬自批閱,終日忘倦」。朱元璋尤其喜歡讀史書,留意總結歷代興亡的經驗教訓,並時常引以為戒。經過多年的自學,他的文化水準有了很大的提高。
《明史》記載:「太祖高皇帝在軍中喜閱經史,操筆成文,雄渾如玄化自然。」

不可否認,多年知識的積累使朱元璋完成了從草莽英雄到知識份子的轉變。例如:在讀《尚書》時,朱元璋發現各種版本的注釋並不統一,於是命宿儒進行訂正,著有《御注洪範》,這也可以說是朱元璋的學術成果。此外,經過多年的自學,朱元璋不僅能夠自由地創作詩詞,而且能夠流暢地寫賦。這也足以證明朱元璋的勤奮好學並非浪得虛名。
據統計,現存朱元璋的各體詩詞共計一百餘首,這些詩詞氣勢磅?,頗具王者之風。學習不僅為朱元璋的成功提供了重要的知識積累,更為他的「草根創業」之路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
朱元璋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正視自己讀書不多的現實,始終保持著學習的心態並付諸行動,他的學習態度很值得我們學習。假如朱元璋不堅持學習,也許他也能成為一個有所作為的軍事統帥,但是,絕對不會成為一個政績卓著的帝王。
經過天長日久的積累,朱元璋不僅熟讀史書,更能寫出不錯的文章來。他身上這種學習的自覺性,無論在什麼時代,都值得我們學習。人們應該隨時注意為自己補充知識,這樣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素養的人。

*正視壓力,潛能是「逼」出來的
我們上學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體會,臨考試前的學習效率是最高的。可見,人是一個複雜的矛盾體,既有求發展的需要,又有安於現狀、得過且過的惰性。能夠臥薪嚐膽、自我警醒的人少之又少,更多的人需要的是鞭策和當頭棒喝式的促動,而「逼」就是最自然的好辦法。人們常說壓力就是動力,就是這個意思。

朱元璋,一個平凡的農民家庭的兒子。幼時家境貧寒,年紀輕輕便為地主放牛補貼家用,從小就體會到了何為世態炎涼;十幾歲時,家人先後離去,再加上元政府腐敗,戰亂頻頻,民不聊生,朱元璋不得已出家做了和尚,開始了四處討飯的生活。
然而,朱元璋並沒有因為生活困頓而放棄希望,相反,他一直在努力尋找一切可以讀書的機會。那時候的他,生命裡只剩下兩件事情:一是填飽肚子,二是讀書。
在四處討飯的日子裡,朱元璋受盡了白眼和冷遇,他開始愈加發奮。雖然他看不到出路在哪裡,自己的未來又在哪裡,但他知道,若不討飯,他就要餓死,這種緊迫感逼迫著他不停地向前走。

「都是逼出來的。」這樣的話在生活中聽到的次數實在是太多了,可又有誰仔細想過,這平平淡淡的幾個字,包含了多少感人的故事和成功的真諦。
想要成功,不僅不要怕被逼,而且還應該主動逼自己。自己跟自己過不去,自己逼自己,使自我經常處在一個積極進取、創新求變的良好的緊張狀態,使潛能時常處在被激發的狀態。除了在日常工作和學習中保持這樣的心態外,就是要訂立較高的目標來逼自己,使自己不斷提升。
逼自己,就是戰勝自己,必須比自己的過去更新;逼自己,就是超越競爭,必須比別人更新。別人想不到,我要想到;別人不敢想,我敢想;別人不敢做,我來做;別人認為做不到,我一定要做到。潛能的力量,真的非常大!
逼自己,一方面要勇於接受挑戰,把自己丟進新條件、新情況、新問題中,走投無路,才會想方設法;破釜沉舟,才會背水一戰,這就是兵法中的「置之死地而後生」。另一方面,要用自律、用目標管理、用時間管理、用行動結果來逼自己。以創新之心逼出創新的行為,得到創新的結果。
朱元璋用他的成功告訴我們,生命力是從壓力中體現出來的。被逼不是無奈,是福。要麼是被「看得起」,委以重托,要麼是有好運氣,否則不會逼到你的頭上來。被逼,心態就會改變;被逼,目標就會明確;被逼,就會分清輕重緩急,抓緊時間;被逼,就會馬上行動。不尋求突破,不創新,就休想跨過這道坎,於是,潛能在逼迫之下迅速集聚爆發,如核聚變。目標達成了,「被逼」的狀態解除了,人就得到了發展。

1 

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版權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
上班時間:09:00~17:30  TEL:02-2756-0949 FAX:02-2765-3799 地址:台北市民生東路五段178號7樓之3
© 2008 Storm&Stress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