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首頁 > 風雲時代出版社 > 關鍵時刻,秦始皇是這麼幹的
關鍵時刻,秦始皇是這麼幹的

第一章 出人頭地,偉大始於夢想

嬴政雖出身貴族,家世顯赫,可小時候並沒有受到家族任何的庇護,相反,正是因為出身王族,他嘗盡人間的冷漠與艱辛。當然,在艱難度日時,他也萌發了做一番大事業的想法,正是這種想法支撐著他最終平定六國,一統天下。

1.我命由我,不由天

我們經常聽到有人把「命運是與生俱來的,一切只能聽天由命」之類的話掛在嘴邊,雖然宿命無法改變,但是自己的信念和思想卻能夠改變,也就是說,我們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改變命運。
嬴政出生於秦國王族,秦國在立國以後,經過百年的發展壯大,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再經過商鞅變法和諸代君王,尤其是穆公、孝公、惠文王、昭襄王等的努力,獲得了巨大的發展,具備了相當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在嬴政統一六國之前,秦國歷代君王都有「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統一中國的宏大願望使這個家族從封大夫,到列諸侯,為王者,最後獲得天下共主的壟斷地位。穆公以來四百年的努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嬴政統一中國已經具備了相當的實力。嬴政的父親異人是秦國派到趙國去的質子,「質」即抵押,「質子」即以子孫、親屬當作人質確保兩國間盟約的實施。一方面,異人是王孫貴族;但另一方面,作為質子,客居他鄉,不受重視,可謂「落難王孫」。雖然始皇家世顯赫,但最初並沒有借助到家庭的力量。他出生在異國他鄉的邯鄲,當時秦趙之間大戰不止,秦趙長平之戰歷時三年,最終趙國慘敗。趙王大怒,決定殺掉嬴政一家,幸虧呂不韋及早得到消息,他們一家才避開了這場浩劫。可以說,年輕的嬴政並沒有得到多少皇家的庇護。
嬴政在趙國邯鄲度過了不堪回首的日子。那時候,秦軍曾坑殺趙國降兵四十萬人,這個莫大的恥辱深深地刻在每個趙人心中,而此時秦國還在圍攻趙國,造成趙人死傷無數,趙國城內缺糧斷水,因此,趙人一致要求處死秦國人質,以泄心頭之恨。因此,嬴政一家三口鬱鬱寡歡,整日閉門不出,他們害怕趙人輕視、冷漠,甚至帶著憎恨的目光,害怕出門後慘遭不幸。後來,異人逃回秦國,留下嬴政與母親在趙國相依為命。隨著秦國與趙國關係的進一步惡化,母子倆處境更加艱難,他們要麼整天不出門,要麼東奔西跑躲避趙人的迫害,惶惶不可終日。尤其是嬴政,當時只能躲在門縫裡,偷看和他同齡的小孩在門外歡歌笑語,孩童的快樂與他無關,寄人籬下、任人宰割的生活讓他萌發了有朝一日報復趙人的決心。
異人成了秦太子後,嬴政和其母趙姬也返回了秦國。
顯赫的家世給年幼的嬴政帶來的只有屈辱和寂寞。可是,在他十三歲繼任秦王後,他的命運開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時,與他生命、事業息息相關的呂不韋在他的成長道路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秦王嬴政初登大位,國家政事皆由呂不韋決斷。根據《呂不韋列傳》:「呂不韋以秦之強,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時諸侯多辯士,如荀卿之徒,著書布天下。呂不韋乃使其客人人著所聞,集論以為八覽、六論、十二紀,二十餘萬言。以為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號曰《呂氏春秋》。」可見,為幫助少年嬴政網羅人才,呂不韋可謂是煞費苦心,如後來協助嬴政平定天下的得力文臣李斯,便曾是呂不韋的門下舍人。除了招攬人才,呂不韋還通過《呂氏春秋》教導嬴政建立穩固強大的帝國。《呂氏春秋》中記載有,「維秦八年,歲在涒灘,秋甲子朔。朔之日,良人請問十二紀。文信侯曰:『嘗得學黃帝之所以誨顓頊矣……』」
此外,呂不韋還加強了對秦王嬴政的文化培養和學識教育,而秦王嬴政因為從小流落趙國,深深懂得寄人籬下的悲慘,更明白強大勢力的重要性,渴望有朝一日能一統天下。因此,他非常珍惜學習機會,將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學習文化知識、通曉古今上。

雖然嬴政經歷了種種不幸,但他並不屈服於命運的安排,而是將這些不順當成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積累人生閱歷,磨煉自己的意志,因為他相信上天在收走他一些東西的同時,也總會賜予他一些別人沒有的財富。

有個貧窮的青年讓算命先生給自己占卜未來,那位算命先生對青年說:「你將窮苦一生,最後孤獨地死去。」青年一聽這話,立刻喪失了對生活的信心。後來,他索性連田也不種了,從早到晚借酒消愁,整天昏昏沉沉、無精打采。他把人生看得非常消極:「反正再怎麼辛苦幹活,也無法擺脫窮困的生活,努力與否,結果都一樣。那就沒有必要把身邊的事情看得那麼認真,一切都已是命中註定了!」
一天,村裡來了個和尚,他問青年:「你為什麼不幹活?」青年慵懶地說:「命中早已註定,努力也是白費。」於是和尚便對青年說:「你錯了!不能聽信算命先生騙人的話。」接著,他苦口婆心地解釋道:「你完全誤解了算卦的含義,算卦並不能預測你以後的命運,因為卦本來就代表著一種技巧。如果命運是一成不變的,還需要用卦算嗎?命運每天都在發生變化,而且它正在朝著你所期望的方向轉變。」
青年聽了和尚的話,心中豁然開朗。從此,青年一邊務農,一邊發奮讀書,他的命運也漸漸發生了轉變,後來他結識了一位有名望的學者,成為他的弟子,青年在學識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多年以後,他終於通過科舉考試,金榜題名。

如果你希望這個世界能夠滿足你的需求,那是不太容易的。但這也不是說我們不可能實現自己的願望。我們只需要知道如何能把願望變成現實就夠了,剩下的要靠我們個人的努力,就如同上文的年輕人一樣。
其實,我們每個人在做任何一個選擇、任何一個決定時,都應該是目標明確的。我們選擇自己居住在何處,在哪裡工作,誰會陪伴我們度過一生?我們的各種安排、各種計畫怎樣才能協調起來,我們如何利用自己的時間……這些都取決於我們的決定。在更多的情況下,我們會對自己的所有事情進行合理化安排,並且還會想出相應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後使我們感到滿意。這就是我們最終選擇的生活。
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一個完全健康的人的特徵之一,就是具有充分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有很多人遇事首先想到別人,求助別人,人云亦云,沒有主見,不敢相信自己,更不能自己做決斷,在家中依賴父母、親人,害怕愛人出差;在外面依賴同事、上司,不敢表達自己所想,更不敢表現自己,這都意味著其人格的不成熟、不健全。
不能獨立辦事情,便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自己的人生只能被別人控制。如果你有利用價值,別人可能還會利用你;一旦你的利用價值沒了,或者已經被利用殆盡,別人就會把你一腳踢開。因為你太軟弱無能,不敢相信自己,更不信自己能勝他人。如果這樣度過一生,實在太遺憾、太悲哀了。
不要相信命運的安排,只要你艱苦奮鬥,不畏辛苦,不畏困難,那麼你的命運就由你主宰。有藍天的呼喚,怎能讓奮飛的翅膀在安逸中退化?有遠方的呼喚,怎能讓尋覓的信念在苦悶中消沉?有成功的呼喚,怎能讓追求的信念在此止步?人生路上多坎坷,成功路上多曲折,頂天立地的背影是我們刺破蒼穹的堅強之箭。

第二章 偉大的事業始於夢想

愛因斯坦曾說過:「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理想,這種理想決定著他的努力和判斷的方向。」
偉大的事業始於夢想。人一定要有夢想,並不是說有了夢想就一定會成功,但夢想讓行動有了指南,有嚮往才有追求的動力。有人說:「人生在世,只要不是瘋子,都會有一個夢想或追求,而人們為了它,可以不顧一切地去實現。」當夢想成為一朵永不凋謝的花,成為人內在情感的力量時,人就有了前進的方向與動力。
秦昭王五十二年(趙成王五十年),此時還叫趙政的嬴政與母親趙姬住在趙莊,靠傭工或教唱糊口,一晃就是三個年頭。趙政已經五歲,也到了該學習的年紀了,為將來當帝王打基礎,於是趙姬決定搬回邯鄲。邯鄲城的人不太會管別人的私事,而且他們在那裡的親朋好友也較多,不會像鄉下那樣寂寞。
在邯鄲城,趙姬只和一些至親好友和故舊的眷屬來往,這些人都屬於高級階層,他們的子女也大都有教養,不會在趙政面前提起關於他生父的事。因此,在這裡,趙政可以和他們玩。
這時,趙姬想到了趙政的基礎教育問題,畢竟在她心中,趙政理所當然是未來秦王的繼承人,目前雖然屈居趙地,但絕不能因此耽誤了他的基礎教育。於是,趙姬通過朋友給趙政找了一位先生,專門教他帝王之術。
就這樣,他們又度過了三年的漫長歲月。趙孝成王雖曾多次派人繼續搜索趙姬,但終無所獲。燕太子丹和相國平原君屢屢勸說趙王,原來的王孫異人,尚且被棄於不顧,今王孫已逃回國去,肯定會另外娶妻生子,趙國對趙姬母子窮追不捨,已沒什麼實際意義了。趙王於是放棄了追索,使得趙姬母子能夠倖存下來,所以他們對於燕太子丹所給予的救助和照顧非常感激。
幾年後,秦趙兩國的關係有所緩和,秦孝文王以書信向趙孝成王相懇,趙孝成王樂得送個順水人情,派人通過趙叔找到了趙姬母子,發給他們通關文牒,讓他們乘車返回秦國。母子倆懷著感激與留戀,匆匆上路。
趙政回國後,即改名為嬴政。沒過多久,他的祖父秦孝文王便撒手人寰。異人繼位為秦王,嬴政也就成了名正言順的太子。異人信守了當年他向呂不韋許下的諾言,再加上呂不韋確實文武全才,於是拜他為相國,總管秦國內政。
從此以後,秦王就開始按照未來王者的要求,傳授嬴政更多的知識,將他調教成治國之才。為了讓嬴政成為傑出君王,秦王和王后一起去拜會了一位老人。這位老人曾是嬴政祖父的老師,他一生不知培養出多少王侯將相,只是他年事已高,不願涉足世事,最後隱居在離咸陽不遠的一個田園山村裡。
秦王見到老人,說明來意。老人沉吟了一會兒說:「主上親自登門,老夫豈能不答應?不過我有一個條件,您必須答應才行!」
秦王忙道:「先生請講,您的條件,寡人一定遵從,您儘管提出來。」
老人說:「老夫閑雲野鶴慣了,今為太子師,不得不住在宮中。但老夫不想受任何官職,也不想受任何約束。等到太子繼位之時老夫即行退隱,不問世事,如何?」
「好,我以為先生會提出什麼苛刻的條件,這沒問題,一切按照先生的意思辦。」秦王暗自高興,爽快地答道。
「那好,老夫要測試一下太子的資質,以便因材施教。老夫知道太子在趙國時曾學過詩經和四書,他天資很好,過目不忘。但光會背死書不見得就是天才,老夫今天準備測試一下別的。」老人說。
於是,老人帶秦王一行來到一間木屋裡,四周有很大的空地,大部分都種了香瓜,現在正是香瓜收成的時候,遍地綠色中夾著金黃,屋裡一條小黃狗正在地上趴著。
老人轉向秦王說:「您看,太子胸向前突,這在相法上謂之摯鳥胸,為人性格悍勇,敢作敢為,將來成就必大於諸先秦王。雖非龍種,卻是難得的變種鯉魚!」
「好,先生,我明白您的意思,那就按您的意思開始測試太子吧!」秦王迫不及待地說。
「太子,您能想辦法把這條小黃狗吆喝起來嗎?」老人開始測試太子了。
嬴政遵命喊了幾次「小黃」,小狗只看看他,仍然懶懶地躺著不動。而老人只喊了一聲,小狗就如箭似的搖著尾巴奔了過去。
「太子,你回答我,為什麼你喊,牠不起來,而我就行。」老人笑著說。
嬴政答道:「因為……因為你常給牠東西吃,而我沒給牠吃過。」老人窮追不捨地問:「假若你現在手上有吃的,牠會不會到你那裡去?」
「那要看牠肚子餓不餓,餓就會,不餓就不一定。」嬴政回答道。不愧是太子,他的答案就是和別的孩子不一樣。
此時,老人又問了嬴政一個問題:「現在我要你去牽一頭牛來,能不能辦到?」
嬴政搔搔頭,答道:「大牛我可以牽來,小牛我辦不到。」
「為什麼?」老人似乎也對他的答案感到意外。
其實在邯鄲時,嬴政常見到老人牽著牛從街上走過,因此他並不陌生。於是他若無其事地答道:「大牛穿了鼻環,而且被人牽慣了,我拉牠,自然會跟我走;小牛沒穿鼻環,又總是亂跑,我追不到牠。」老人皺皺眉頭,秦王在一旁忍不住哈哈大笑。
老人向秦王提議帶上嬴政到街上走走。在老人的引導下,嬴政看到了許多他以前想像不到的情景和場面:眾多低矮陰暗的草屋裡,一家十幾口擠在一張炕上,無論春夏秋冬,屋子裡都是陰森潮濕……光著身子的嬰兒,在潮濕的泥土地上爬著,或是吸著營養不良的母親的乾癟乳頭……
看到這些情景,嬴政很奇怪,他的心中充滿疑惑:為什麼他們的家裡只有小孩?他們的大人呢?這時,測試的機會來了,老人回答道:「其實這一切都是戰爭惹的禍,它使天下老百姓精壯減少了,老弱增多了。」接著,老人又以秦趙兩國戰爭為例,述說戰爭造成了多少生靈塗炭,多少人無家可歸。
嬴政馬上發問:「國與國之間為什麼要打仗,難道有什麼問題不能坐下來好好商量嗎?」
此時,老人反問道:「那你小時候為什麼要打架呢?」
「很多很多原因,一時說不清楚。」嬴政緊鎖兩眉沉思,已經是成人的表情,「但是我只知道,要有一個能壓服眾人而又公平的人,我們中間就會打架少一些。」
「其實,國與國之間打仗,和你們打架差不多,表面上是只為一個原因,實際上原因複雜得很。」老人沉思著說。
這時候,秦王也插了一句話:「也許戰爭是人類的天性吧?不僅是為了生存。關於戰爭的書,將來有時間可以深研後寫一本。」而嬴政這時卻答道:「戰爭的書,也許就是天下統一的書,要天下沒有戰爭就要天下統一!」
老人和秦王聽到這些,都哈哈大笑起來。
「好,好,那我問你,假若別人不讓你統一,怎麼辦?」老人邊笑邊問道。但他也驚奇,嬴政這麼快就得出如此簡單的答案。
嬴政跳起來說:「打,打得他願意聽話為止。我以後一定要統一天下,讓老百姓過上安穩的日子。」
這時,秦王和老人都沉默了,嬴政的話似乎有點道理。自古以來,天下就分分合合,以戰爭開始,又以戰爭結束,周而復始,其中道理不會這樣簡單。也許有股大力量鎮壓住諸多小力量,乃是暫時維持統一與和氣的唯一辦法。
嬴政也沉默了,他在想有朝一日,自己擁有至高的權力時,如何讓戰爭永遠不再發生。也就是從那時起,一統天下的夢想在他的心裡紮下了根。

胸懷大志是一切成功者的共同特徵。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人如果沒有遠大的志向,就不可能幹出轟轟烈烈的大事業。
正是因為秦始皇從小就有了一統天下的偉大夢想,他才能憑藉著對自己的信任以及對夢想的堅持,再加上他的聰穎天資和勤奮好學,最終成就了統一霸業。在以後統一六國的過程中,即使遇到再多困難,吃再多苦,他也不曾放棄曾經擁有的夢想。同時,夢想也讓秦始皇變得更加現實,更加懂得利用權術、謀略戰勝對手,最終憑藉自己的機智,使理想照進現實,成就大秦帝國。

1 

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版權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
上班時間:09:00~17:30  TEL:02-2756-0949 FAX:02-2765-3799 地址:台北市民生東路五段178號7樓之3
© 2008 Storm&Stress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