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首頁 > 風雲時代出版社 > 南懷瑾大師的智慧之源
南懷瑾大師的智慧之源

第三課 與人為善,善莫大焉

1.多雪中送炭,少錦上添花
南懷瑾認為,錦上添花,為累加,多一分不多,少一分不少。與其這樣,不如救人之急。
孔子說:「君子周急不繼富。」但是,現實生活中人們所奉行的卻是喜歡「錦上添花」,而不願「雪中送炭」。雖說錦上添花是益事,但卻沒有雪中送炭可貴。
有位書生,家貧如洗。為籌集盤纏向親友借貸,均遭拒絕,只好沿途乞討赴考。沒想到,居然高中,衣錦而歸。家鄉的人都出來迎接、巴結他。
書生感慨萬千,寫了一幅對聯:
「回憶去歲,饑荒五六七月間,柴米盡焦枯,貧無一寸鐵,賒不得,借不得,雖有八親九戚,誰肯雪中送炭;僥倖今年,科舉一二三場內,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經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張三李四,都來錦上添花。」
短短幾十字,寫盡了世態炎涼,人情冷暖。正應了一句西諺所說:「你笑,全世界跟著你笑;你哭,只有你一個人哭。」難怪當他將對聯貼於門上後,見者無不羞愧掩顏。
雪中所送之炭,是維持生存的基本所需,能讓人不至挨餓受凍;錦上所添之花,則能讓人生活更加舒適圓滿,能讓人感覺更加體面。表面看,雖然都有給人以幫助之義,算得上有益無害。但細想,二者還有著本質的區別、高下的分野。
雪中送炭,是你即將渴死沙漠時,別人給你的那壺救命甘泉;而錦上添花,則是在你風光得意時,別人請你吃的那頓山珍海味。但是,此時大概再好的山珍海味都無法和沙漠中的一滴水相比。或者說,雪中送炭,是在你逆水行舟時,所獲得的一臂之助;而錦上添花,則是在你一帆風順時,感到有人在順水推舟。
喜歡錦上添花,而不願雪中送炭,或許還有付出與回報的利益估算。被錦上添花者,恍如「績優股」,其現狀一目了然,只要順風順勢,投入後的回報,是顯而易見的,因此眾人都趨之若鶩。而需雪中送炭者,正如「潛力股」,其升值前景難以判斷,投入後不但可能成本難以收回,甚至有可能被其「套牢」,拖垮累死,因此大家都避之唯恐不及。
很多時候,人們在幫助別人的定位上不夠清晰,往往只做錦上添花的事情,而忽略了雪中送炭。相同的付出,對於錦上添花的人來說,得到滿足很小,雪中送炭卻意義重大。
第六課 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友誼更長久

1.朋友在精不在多,來者不拒闖大禍

南懷瑾說:「有兩個好朋友又是同學,其中一個當師長。當他要交卸這個師長職位的時候,上級決定由他的同學來接他的位置,可是他極力反對。有人就問他為什麼這樣不幫同學好友的忙,他說我不願害自己的同學好友,如果他來接我的事,依他的個性,結果一定會弄到坐牢。最後事實證明,果然如此。朋友能夠交到這樣,談何容易!」
有一次莊子去給一位朋友送葬,經過惠子的墓地,他不禁回過頭來對跟隨的人說:「講件事給你們聽聽。」大家靜靜地聽著。
「有個泥水匠,他的鼻尖上沾上了一點白灰,這點白灰薄得就像蒼蠅的翅膀。這樣一點白灰在鼻尖上雖不礙什麼事,卻也不怎麼雅觀。泥水匠就叫他的好友木工師傅匠石替他把白灰削去。
匠石很高興地答應了,說話間便提起斧頭,用力揮起,呼地一陣風響,泥水匠站著一動不動地讓匠石砍削,斧頭刃口過去,鼻尖上的白灰盡數削去,鼻子卻完好無損,泥水匠依然若無其事地站在那兒,臉色未變,心也沒狂跳。
宋國的君主聽說有這奇事兒,便召見匠石,說『請試著為我表演一次。』
匠石回答道:『我確實能用斧頭削掉鼻子上的石灰,但我所削白灰的那個朋友已離開人世,所以現在我無能為力了。』」
莊子講到這裡,長嘆一聲說:「自從惠施老先生過世以後,再也沒有能和我一起深談的人了。」
交友之難,難在何處?明代名士蘇竣把朋友分為四類:道義相砥,過失相規,畏友也;緩急可共,死生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飴,遊戲征逐,昵友也;和則相攘,患則相傾,賊友也。」
「道義相砥,過失相規」列為交友的最高層次,是頗有見地的。人不可能永不犯錯誤,免不了要做出違背「道義」的事,這時能出來「相砥」「相規」指正你、批評你甚至不惜與你臉紅的人,才是真朋友。以心相交、生死與共的是「密友」。互相吹捧、只講吃喝玩樂的是「暱友」;以利取人、朋友遇到困難或不幸時非但不伸手相助反而落井下石的就是「賊友」。
可從古到今,無論哪個層次的人們,在主觀意識裡都能劃清「益友」和「損友」的界限,也都明白交「益友」的好處和交「損友」的害處。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好多時候又往往分不清良莠,辨不明是非,尤其是當手裡掌握一定權力以後,這方面的審視力、判別力似乎就更差了。
人們常說:「朋友滿天下,知心有幾個」。況且,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加選擇,一味地以多結交朋友為榮,則會整日忙於應酬,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與朋友的周旋上,必然影響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
在社會上,確實有這麼一種人,以廣泛結交朋友為榮,可以說三教九流,無所不交。嚴格地說,這不是在交朋友,只不過是不負責任的一般交際行為。真正的朋友不在於相互利用,而在於與有共同的志向和思想,在於互相幫助,使生活增加樂趣,讓友誼為你的生活再增加一些光彩。
魯迅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人的一生,本來就不可能交到太多的朋友,友多或濫。
以心交友,得到的是真朋友;以勢交友,得到的是偽朋友;以權交友,得到的是禍朋友。
真朋友會一生相助,患難時刻見真情,富不增欲,貧不念棄,相信相誠到永久。偽朋友看中的是財勢、是利益、是私心,始於觥籌交錯,密因互為有用,利益不均時自然分崩離析,個中難見真情感。禍朋友則更為可怕,他們因權而來,因權而聚,心懷不正,唯利是圖。你有權時他們想法接近,竭盡巴結逢迎,無權後就難見蹤影,早已另攀新貴。你們的情感隨著權力升降,親疏全憑權力衡量,權力僅僅是這種人心中的「佛龕」。

2.「比而不周」的錯誤交友觀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南懷瑾解釋說,周是包羅萬象,就是一個圓滿的圓圈,各處都到的。他說一個君子的為人處世,對每一個人都是一樣,不是說對張三好,對李四則不好,這就不對了,這就叫比而不周了。你拿張三跟自己比較,覺得合適,就對他好;不大同意李四這個人,就對他不好,就是「比」。
南懷瑾認為:一個大政治家是和宗教家一樣的,愛人是不能分彼此的,我們對於人,好的固然好,愛他;但對不好的更要愛他,因為他不好,所以必須去愛他,使他好。這樣才是一個真正的大政治家,也就是宗教家、教育家的態度,這就是「周而不比」,要周全,不能比附一方。
「比」是什麼呢?我們知道中國字,古寫的篆文比字,是這樣寫的,兩個象形的相同「人字」,同向一個方向;而古文北字——就是相背、各走極端的象形字。所以「比」就是說要人完全跟自己一樣,那容易流於偏私。因此君子周而不比,小人呢?相反,是比而不周,只做到跟自己要好的人做朋友,什麼事都以「我」為中心、為標準,這樣就不能夠普遍。
北宋大文豪蘇軾便是一個「周而不比」的君子。他和王安石私交不錯,但由於感覺到了新政的種種弊端,所以在王安石變法、主持慶曆新政時,他沒有為了自己的私利而盲目支持,導致被貶黃岡。
後來新政失敗,王安石罷相,司馬光等一系舊黨重新掌政。因為他曾反對新政的緣故,被朝廷重新召回,希望他能成為舊黨的骨幹。不過蘇軾卻是個有原則的人,雖然新政有著種種紕漏,但舊黨的一些做法,一樣讓他覺得不合時宜,他並沒有因為王派對他的政治打擊,就全盤否定新法的作用。這又惹惱了當時的當權者,所以不久之後,他再度被貶。這一次卻是遙遠的海南。
有智慧的人在與人交往時,往往能夠做到一視同仁,無論對方薪資高低,地位輕重。而生活中常常又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交朋友「比而不周」,總是有目的、有選擇性的交朋友。他們會根據自己的喜好來交朋友,比如興趣相投;或者結交老鄉,或者專門結交上司、地位高的,通過這種方式企圖讓自己提升得更快一些;而對於一些比他「差」的根本瞧不上眼,這就是一種「比而不周」的交友觀念。
「周」乃有原則地結交,而「比」則是無原則地勾結。孔聖人為我們列出了一條戒律:交友要有原則,不能濫交朋友。
交朋友雖要一視同仁,但是也不能什麼朋友都交,孔子說:「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樂晏樂,損矣。」所以對於一些阿諛奉承、不務正業、善於拉幫結派的人我們最好敬而遠之,因為別人會通過你的朋友圈來判斷你的為人,也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另外,「損友」往往會給你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事,有很多人並不知道什麼是交朋友,只知道在一起吃喝玩樂,這樣的朋友無疑會拖累你的腳步,甚至讓你也滑向不思進取的深淵。
獅子被獵人的陷阱捕住,那是一張大網,它將獅子緊緊包住使之動彈不得。獵人很快就會來檢查陷阱,到時候獅子就會落入獵人的手裡。這時,陷阱邊上走過一隻老鼠,獅子心情煩躁,告訴它走遠點,老鼠表示自己可以為他提供一些幫助,獅子非常不耐煩,說:「我百獸之王都被困住了,你一個低等的老鼠能幹什麼?還不滾遠點!」
老鼠沒有說話,跑到獅子被困處,用細細的牙齒咬網繩,不一會就把一塊網繩咬斷了,獅子把爪子伸進被咬開的洞裡,用力擠,終於重見天日,想想自己說過的話,才發現老鼠已經跑不見了。
一旦我們選擇了「比而不周」的價值觀,就意味著我們的朋友圈大大地縮小。更重要的是我們難以從朋友的身上吸取新的觀念和思想,難以拓展我們的視野。在彼此認同的環境中,我們就會逐漸讓自己妥協,逐漸喪失尋求進步的動力。
一個對自己有益的朋友圈,應該是由不同領域的人組成,充滿討論和爭辯聲音的朋友圈。我們只有在這種觀念不斷碰撞的過程中,才能尋求到有益的資訊。因此,「周而不比」是擇友的前提。
交朋友不能把交朋友牽扯進「利益、升遷」等等事情當中,劉禹錫在《陋室銘》中寫道:「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所以交什麼樣的朋友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的人生志趣,另外無論我們的地位高低,只要善於發現對方的優點,那麼任何人都可以成為我們的朋友。

 

 


 

1 

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版權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
上班時間:09:00~17:30  TEL:02-2756-0949 FAX:02-2765-3799 地址:台北市民生東路五段178號7樓之3
© 2008 Storm&Stress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