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首頁 > 風雲時代出版社 > 改變千萬人一生的16部著作
改變千萬人一生的16部著作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作者:海倫‧凱勒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美國著名盲聾女作家海倫‧凱勒最著名的散文代表作,寫成於一九三三年,最早發表在美國的《大西洋月刊》上,很多國家把它收錄在大、中、小學教材裡。而她在大學時代寫下的自傳性作品《我的生活》自一九○二年出版後,即在美國引起強烈反響,被譽為「世界文學史上無與倫比的傑作」。該書將其所作的《我的生活》、《走出黑暗》、《莎莉文老師》及《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作品進行了彙編,系統地介紹了海倫‧凱勒豐富、生動、真實而又偉大的一生。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主要寫了海倫變成盲聾啞人後的生活。剛開始的海倫對於生活是失望的,用消極的思想去面對生活,情緒非常暴躁,常常發脾氣,她感覺現實生活中沒有了希望,她是多麼期待能重新得到光明。她父母幫海倫找到了一位老師——安妮‧莎莉文,這位老師成為了海倫新生活的引導者,使海倫對生活重新有了希望,有了嚮往。在莎莉文老師耐心的指導下,海倫學會了閱讀,認識了許多字,也讓她感受到了身邊無處不在的愛。隨著時間的推移,海倫在老師和親人的陪同下,體會到了許多「新鮮」事物,和家人一起過耶誕節、擁抱海洋、欣賞四季……海倫漸漸長大了,在她的求學生涯中,遇到了許多的困難,但同時她也結識了許多的朋友……海倫在學習中,由於她的不屈不撓的精神,她學會了說話、寫作。雖然在這過程中海倫遇到了一些不開心的事情,但她並沒有放棄。終於,她的努力得到了回報,用自己的汗水實現了大學夢想,進入了哈佛大學。因為生理有缺陷,所以繁重的功課使她非常吃力,在老師的幫助和她的努力下,最終她以優異的成績從大學畢業,還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臘五種文字。但大學畢業後她遇到了悲傷的事——慈母的去世。書中還介紹後來海倫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偉人,馬克‧吐溫也幫助她體會不同的豐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動。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作者海倫‧凱勒的自傳。她僅僅擁有十九個月的光明。假如給她三天光明,她第一天想看看讓她的生命變得有價值的人,第二天想看光的變幻莫測和日出,第三天想探索與研究。以一個盲人的身份想像如果自己能夠有三天的時間看到世界,將會去做哪些事——包括去看看幫助過自己的人,以及去感受自然,品味藝術世界。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展示這位偉大女性堅忍不拔、樂觀博愛的高尚品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由「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生活的故事」、「衝出黑暗」、「海倫‧凱勒信箋」以及「安妮‧莎莉文的書信報告」五部分組成,邀請專家進行翻譯,確保譯文的優美流暢,並保持作品的原汁原味。我們希望《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能給讀者以心靈的淨化與啟發,希望人們由此能在順境中更加珍惜生命,一如海倫‧凱勒所說的:「在光明的世界裡,將視力的天賦只看作為了方便,而不看作是充實生活的手段,這是非常可惜的。」
  
【篇目選摘】
 一八八○年六月廿七日,我出生在美國的南部阿拉巴馬州的塔斯甘比亞鎮。
 父系祖先來自瑞典,移民定居在美國的馬里蘭州。有件不可思議的事,我們的一位祖先竟然是聾啞教育專家。誰料得到,他竟然會有一個像我這樣又盲又聾又啞的後人。每當我想到這裡,心裡就不禁大大地感慨一番,命運真是無法預知啊!
 我的祖先自從在阿拉巴馬州的塔斯甘比亞鎮買了土地後,整個家族就在這裡定居下來。據說,那時候由於地處偏僻,祖父每年都要特地從塔斯甘比亞鎮騎馬到七百六十英里(一英里?一點六千米)外的費城,購置家裡和農場所需的用品、農具、肥料和種子等。每次祖父在往赴費城的途中,總會寫家書回來報平安,信中對西部沿途的景觀,以及旅途中所遭遇的人、事、物都有清楚且生動的描述。直到今天,大家仍很喜歡一而再地翻看祖父留下的書信,就好像是在看一本歷險小說,百讀不厭。
 我的父親亞瑟‧凱勒曾是南北戰爭時的南軍上尉,我的母親凱蒂‧亞當斯是他的第二任妻子,母親小父親好幾歲。
 在我病發失去視覺、聽覺以前,我們住的屋子很小,總共只有一間正方形的大房子和一間供僕人住的小房子。那時候,依照南方人的習慣,他們會在自己的家旁再加蓋一間屋子,以備急需之用。南北戰爭之後,父親也蓋了這樣一所屋子,他同我母親結婚之後,住進了這個小屋。小屋被葡萄、爬藤薔薇和金銀花遮蓋著,從園子裡看去,像是一座用樹枝搭成的涼亭。小陽台也藏在黃薔薇和南方茯苓花的花叢裡,成了蜂鳥和蜜蜂的世界。
 祖父和祖母所住的老宅,離我們這個薔薇涼亭不過幾步。由於我們家被茂密的樹木、綠藤所包圍,所以鄰居都稱我們家為「綠色家園」。這是童年時代的天堂。
 在我的家庭老師——莎莉文小姐尚未到來之前,我經常獨自一人,依著方形的黃楊木樹籬,慢慢地走到庭園裡,憑著自己的嗅覺,尋找初開的紫羅蘭和百合花,深深地吸著那清新的芳香。
 有時候我也會在心情不好時,獨自到這裡來尋求慰藉,我總是把炙熱的臉龐藏在涼氣沁人的樹葉和草叢之中,讓煩躁不安的心情冷靜下來。
 置身於這個綠色花園裡,真是心曠神怡。這裡有爬在地上的卷鬚藤和低垂的茉莉,還有一種叫作蝴蝶荷的十分罕見的花。因為它那容易掉落的花瓣很像蝴蝶的翅膀,所以名叫蝴蝶荷,這種花發出一陣陣甜絲絲的氣味。但最美麗的還是那些薔薇花。在北方的花房裡,很少能夠見到我南方家裡的這種爬藤薔薇。它到處攀爬,一長串一長串地倒掛在陽台上,散發著芳香,絲毫沒有塵土之氣。每當清晨,它身上朝露未幹,摸上去是何等柔軟、何等高潔,使人陶醉不已。我不由得時常想,上帝御花園裡的曝光蘭,也不過如此吧!
 我生命的開始是簡單而普通的,就像每個家庭迎接第一個孩子時一樣,大家都充滿喜悅。為了要給第一個孩子命名,大家都絞盡腦汁,你爭我吵,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想出來的名字才是最有意義的。父親希望以他最尊敬的祖先的名字「米德爾‧坎培兒」作我的名字,母親則想用她母親的名字「海倫‧艾培麗特」來命名。大家再三討論的結果,是依照母親的希望,決定用外婆的名字。
 先是為了命名爭吵不休,之後,為了要帶我去教堂受洗,大家又手忙腳亂,以至於興奮的父親在前往教會途中,竟把這個名字忘了。當牧師問起「這個嬰兒叫什麼名字」時,緊張興奮的父親一時之間說出了「海倫‧亞當斯」這個名字。因此,我的名字就不是沿用外祖母的名字「海倫‧艾培麗特」,而變成了「海倫‧亞當斯」。
 家裡的人告訴我說,我在嬰兒時期就表現出了不服輸的個性,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個性非常倔強,常常模仿大人們的一舉一動。所以,六個月時已經能夠發出「茶!茶!茶!」和「你好!」的聲音,吸引了每個人的注意。甚至於「水」這個詞,也是我在一歲以前學會的。直到我生病後,雖然忘掉了以前所學的字,但是對於「水」這個字卻仍然記得。
 家人還告訴我,在我剛滿周歲時就會走路了。我母親把我從浴盆中抱起來,放在膝上,突然間,我發現樹的影子在光滑的地板上閃動,就從母親的膝上溜下來,自己一步一步地、搖搖擺擺地去踩踏那些影子。
 春光裡百鳥鳴叫,歌聲盈耳,夏天裡到處是果子和薔薇花,待到草黃葉紅已是深秋來臨。三個美好的季節匆匆而過,在一個活蹦亂跳、咿呀學語的孩子身上留下了美好的記憶。
 然而好景不長,幸福的時光總是結束得太早。在次年可怕二月裡,我突然生病,高燒不退。醫生們診斷的結果,是急性的胃充血以及腦充血,他們宣佈無法挽救了。但在一個清晨,我的高燒突然退了,全家人對於這種奇蹟的發生,當時驚喜得難以言喻。但是,這一場高燒已經讓我失去了視力和聽力,我又像嬰兒一般蒙昧,而他們,我的家人和醫生,卻全然不知。
 至今,我仍能夠依稀記得那場病,尤其是母親在我高燒不退、昏沉沉痛苦難耐的時候,溫柔地撫慰我,讓我在恐懼中勇敢地度過。我還記得在高燒退後,眼睛因為乾枯熾熱、疼痛怕光,必須避開自己以前所喜愛的陽光,我面向牆壁,或讓自己在牆角蜷伏著。後來,視力一天不如一天,對陽光的感覺也漸漸地模糊不清了。
 有一天,當我睜開眼睛,發現自己竟然什麼也看不見,眼前一片黑暗時,我像被噩夢嚇到一樣,全身驚恐,悲傷極了,那種感覺讓我今生永遠難以忘懷。
 失去了視力和聽力後,我逐漸忘記了以往的事,只是覺得,我的世界充滿了黑暗和冷清。一直到她——莎莉文小姐,我的家庭老師到來,才減輕了我心中的負擔,重新帶給我對世界的希望,並且打開我心中的眼睛,點燃了我心中的燭火。
 雖然我只擁有過十九個月的光明和聲音,但我仍可以清晰地記得——寬廣的綠色家園、蔚藍的天空、青翠的草木、爭奇鬥豔的鮮花,所有這些一點一滴都銘刻在我的心裡,永駐在我的心中。
 ——摘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第一卷「光明和聲音」
  
 隨著年齡的增長,希望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表達出來的願望更加強烈。幾種單調的手勢,也越發不敷應用了。每次手語無法讓別人瞭解我的意思時,我都要大發脾氣。仿佛覺得有許多看不見的魔爪在緊緊地抓著我,我拚命地想掙脫它們,烈火在胸中燃燒,卻又無法表達出來,只好瘋狂地踢打、哭鬧,在地上翻滾、吼叫,直到精疲力竭。
 母親若在旁邊,我就會一頭撲在她懷裡,悲痛欲絕,甚至連為何發脾氣都給忘了。日子越來越難熬,表達思想的願望越來越強烈,以致每天都要發脾氣,有時甚至每隔一小時就鬧一次。
 父母親憂心如焚,卻又手足無措。在我們居住的塔斯甘比亞鎮附近根本沒有聾啞學校,而且也幾乎沒有人願意到如此偏僻的地方,來教一個又盲又聾又啞的孩子。
 當時,大家都懷疑,像我這樣的人還能受教育嗎?然而母親從閱讀狄更斯的《美國札記》中看到了一線希望。
 狄更斯在《美國札記》一書中提到了一個又聾又盲又啞的少女——蘿拉,經由郝博士的教導,學有所成。然而,當母親得知那位發明教育盲聾人方法的郝博士已經逝世多年,他的方法也許已經失傳時,苦惱極了。郝博士是否有傳人?如果有,他們願意到阿拉巴馬州這個偏遠的小鎮來教我嗎?
 六歲時,父親聽說巴爾的摩有一位著名的眼科大夫,治好了好幾個盲人。父母立即決定帶我去那裡治眼睛。
 這是一次非常愉快的旅行,我至今依然記憶猶新。在火車上我交了很多朋友。一位婦女送給我一盒貝殼,父親把這些貝殼穿孔,讓我用線一個一個串起來。很長一段時間,這些貝殼帶給我無限的快樂和滿足。列車員和藹可親,他每次來查票或檢票時,我可以拉著他的衣角。他會讓我玩他檢票的剪子,那時,我就趴在座位的一角,在一些零碎的卡片上打些小孔,玩幾小時,也不厭倦。
 姑媽用毛巾給我做了個大娃娃,可是沒有眼睛、耳朵、嘴巴、鼻子。這麼個臨時拼湊的玩意兒,即使孩子的想像力,也說不出那張臉是個什麼樣子。而沒有眼睛,對我而言是一個莫大打擊,我堅持讓每個人想辦法,可是最終還是沒有人能為布娃娃加上眼睛。我靈機一動,溜下座位,找到姑媽綴著大珠子的披肩,扯下兩顆,指給姑母看,讓她縫在洋娃娃的臉上。姑媽拉著我的手去摸它的眼睛,核實我的用意。我使勁地點頭。她縫上了珠子,讓我興奮不已。但沒多久,我便對布娃娃失去了興趣。
 整個旅途中,吸引我的事層出不窮,我忙個不停,一次脾氣也沒有發。
 到了巴爾的摩後,我們直接來到齊夏姆醫生的診所,醫生熱情地接待了我們。
 檢查一番後,他表示無能為力,不過他鼓勵我們,說我可以接受教育,並建議父親帶我去華盛頓找亞歷山大‧貝爾博士,說他也許會給我們提供有關聾啞兒童學校以及師資的資料。依照齊夏姆醫生的建議,全家人又立刻啟程去華盛頓。一路上,父母愁腸滿腹,憂慮重重,而我卻毫無覺察,只是感到來來往往,到處旅行好玩極了。
 那時,雖然我還是個不懂事的孩子,但我一同貝爾博士接觸,就感到了他的溫厚和熱情。他把我抱在膝上,讓我玩弄他的表。他讓手錶響起來,讓我可以感覺表的震動。博士醫術高明,懂得我的手勢,我立刻喜歡上了他。當時我並沒有意識到,這次會面竟會成為我生命的轉捩點,成為我開啟生命,從黑暗走向光明,由孤獨到充滿溫情,並擁有了開啟知識大門的鑰匙。
 貝爾博士建議父親寫信給波士頓柏金斯學校校長安納諾斯先生,請她為我物色一位啟蒙老師。柏金斯學校是《美國札記》中郝博士為盲、聾、啞人孜孜不倦工作的地方。
 父親立刻發了信。幾個星期後就接到了熱情的回信,告訴我們一個令人愉快的消息:教師已經找到了。這是一八八六年夏天的事,但等到莎莉文小姐來到我們家時,已經是第二年的三月了。
 就這樣,我仿佛走出了埃及,站在了西奈山的面前。一時靈感遍及我的全身,眼前展現出無數奇景。從這座聖山上發出了這樣的聲音:「知識給人以愛,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智慧。」
 ——摘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第一卷「希望」
  
 【人生啟示】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美國作家海倫‧凱勒的經典作品。她——又盲又聾又啞,是一位集盲聾於一身的殘疾人,但她有著驚人的毅力,筆耕不輟,一個常人都很難做到的事情,她做到了,她成功了。
 文中講到,她幻想假如有三天光明,她將做什麼。相信,看到這裡,大家的心肯定是酸酸的。只是區區的三天光明,但對她來說是最大的奢侈,試想如果一個正常人在得知自己只能擁有三天光明的話,心情將會多麼的沮喪和痛苦。
 睜開雙眼,我們可以將世間萬物盡收眼底,可以隨便地數著天上的星星,讓嘴角掛上甜甜的微笑去捕捉朝氣,尋覓晚霞。可是海倫,她只渴望擁有三天光明,仔細地看看身邊那些親朋好友最熟悉而又陌生的臉龐,去樹林裡走一走,感受最親切、美麗的大自然,去留住眼底的那份不舍。
 我們擁有明亮的雙眼、清晰的耳朵和一個健康的身體,和海倫相比,我們是多麼的幸福啊!海倫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運的。不幸的是她——又盲又聾又啞,幸運的是她沒有自悲自歎,用知識戰勝了黑暗,為自己迎來了心靈上的光明。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一本充滿愛的書。愛包圍著海倫的一生。海倫奉行的是把別人的眼睛所看見的光明當作自己的太陽,別人耳朵所聽見的當作自己的樂曲,別人嘴角的微笑當作自己的快樂。這是一顆多麼美好,多麼光明的心啊!
 在書中,海倫用細膩的筆觸,對大自然景色的描寫,使我們很難相信這出自於一位盲聾人之手;我相信她一定是用心來感受這個世界,用心來享受生命。是什麼樣的力量給了她生活的勇氣,給了她接受生命挑戰的力量,使她能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對光明孜孜不倦的追求使她產生了一種信仰。現實環境固然可怕,但我們應該保持希望、不斷奮鬥。
 這本書就像黑暗中的光芒,使我們不再迷茫;就像優美的樂曲,使我們陶醉其中;就像理想的翅膀,帶我們飛翔……
  
 【作者簡介】海倫‧凱勒(一八八○-一九六八),十九世紀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和社會活動家。她以自強不息的頑強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國語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被世界上許多國家列為青少年必讀書,被翻譯成上百種語言暢銷於世界各地。同時她致力於救助傷殘兒童,保護婦女權益和爭取種族平等的社會活動。一九六四年她獲得總統自由勳章。
  一八八○年六月廿七日出生於阿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叫塔斯甘比亞的城鎮。她天生聰明伶俐,出生不到六個月,便能清楚地說出「tea」(茶)等幾個單詞,對周圍事物的感受能力更是敏銳。但不幸的是在她十九個月的時候猩紅熱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不久,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是美國二十世紀著名的集聾、盲於一身的女作家和演講者。
  一八八七年三月三日,也就是海倫‧凱勒七歲時,安妮‧沙莉文擔任她的家庭教師,從此成了她的良師益友,改寫了她的人生,她們相處達五十年。在她的導師安妮‧莎莉文的幫助下,海倫考入哈佛大學的拉德克裡夫學院,並以優異成績畢業,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大學教育的盲聾人。在大學期間,她寫了《我的生活》一書,講述她如何戰勝病殘的故事,給成千上萬的殘疾人和正常人帶來鼓舞。
  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曾說:「海倫‧凱勒和拿破崙是十九世紀兩個最傑出的人。拿破崙試圖用暴力征服世界,他失敗了;海倫‧凱勒用筆征服世界,她成功了。」
  
 【勵志名言】
  1.我不由得時常想,上帝御花園裡的曝光蘭,也不過如此吧!
  2.光明是屬於我們的,光明的美妙世界也是屬於我們的。
  3.知識給人以愛,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智慧。
  4.信心是一種心境,有信心的人不會在轉瞬之間就消沉沮喪。
  5.對於凌駕命運之上的人來說,信心就是生命的主宰。
  6.人要在失去之後才會發覺擁有的珍貴。
  7.「我活著,我快樂」。
  8.懷著友善、朝氣、渴望去生活,我們的人生將會增添多少歡樂、多少幸福啊!
  9.讓我們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去充實生命、去享受生活。
  10.知識的力量多麼巨大,它能使一個殘疾人,變成一個有益於人類、有益於社會的人。
  11.我將懷著敬畏之心,仰望壯麗的曙光全景,與此同時,太陽喚醒了沉睡的大地。
  12.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一定會這麼度過三天,當然,這只是假如,但我也會珍惜這一點一滴、分分秒秒的光明。
  13.擁有著光明的人們,為擁有這美好的光明而感到驕傲吧!讓光明永遠陪伴我們大家!努力求取知識的目的在於為社會人類貢獻一點力量。
  14.海倫的一生,是生活在黑暗中卻給人類帶來光明的一生,她用行動證明了人類戰勝生命的勇氣,給世人留下了一曲永難遺忘的生命之歌!
  15.海倫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運的,正是因為有了知識,她才如此幸運。
  16.的確,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正是知識使海倫創造了這些人間奇蹟!
  17.這些知識,像一道道彩虹,點亮了海倫心中的燈,照亮了她的內心世界,也架起了海倫和這個世界溝通的橋樑!

 

1 

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版權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
上班時間:09:00~17:30  TEL:02-2756-0949 FAX:02-2765-3799 地址:台北市民生東路五段178號7樓之3
© 2008 Storm&Stress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