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首頁 > 風雲時代出版社 > 南懷瑾大師的人生學堂
南懷瑾大師的人生學堂

前言

二○一二年九月廿九日,被譽為「縱橫三教,出入百家」的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在蘇州仙逝,享年九十五歲。
一九一八年,南懷瑾出生於浙江樂清柳市區的一個書香世家,從孩提時起即接受傳統的私塾教育。到十七歲時,先生除精研儒家四書五經外,涉獵遍及諸子百家,兼及拳術劍道等多種中國功夫,同時還苦心研習文學歷史、琴棋書畫、詩詞曲賦、醫藥卜算、天文曆法諸學,每得其精髓而以為樂焉。
後來戰火興起,年輕的南先生毅然辭親遠遊,入川任教於中央軍校,報效國家。當時有報載道:「有一南姓青年,以甫弱冠之齡,壯志凌雲,豪情萬丈,不避蠻煙瘴雨之苦,躍馬西南邊陲,部勒戎卒,殫力墾殖,組訓地方,以鞏固國防。」
在川期間,南懷瑾先生有緣在青城山結識了川北禪宗大德袁煥仙老先生,二人晤談之下,結為忘年之交。後袁先生閉關結束,在成都成立了維摩精舍,南懷瑾先生追隨左右,拜入門牆,成為維摩精舍開山首座弟子,自此開始潛心研究佛學。更在佛教聖地峨眉山閉關三年之久,後來又至樂山多寶寺閉關靜修。在禪修打坐外,便埋頭於書叢之中,披閱了《永樂大典》、《四庫備要》等經史典籍,所獲甚豐。
一九四五年,南懷瑾先生在風了和尚的陪同下,遠走西康、西藏,參訪密宗各宗各派。在此期間,南懷瑾先生參訪了貢噶活佛、根桑活佛等,得到了多位上師印證,承認南懷瑾先生為合格的密宗上師。
一九四七年,南懷瑾先生返回浙江樂清故里,旋即歸隱杭州天竺,細細披閱了浙江省立圖書館所藏的文淵閣《四庫全書》與《古今圖書集成》,繼而避亂世於江西廬山天池寺,結茅棚清修,直至一九四九年遠避臺灣。
南懷瑾先生初臨臺灣,受朋友慫恿,一時興起,便與友人合作經商。然適逢時變,加之友人經營失誤,竟至本利無歸,生活陷於困頓。自此,南懷瑾先生乃潛心學問,並於此困厄之中完成了他在台的第一部巨著《禪海蠡測》。
到了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南懷瑾先生聲名漸起。一九八五年,在旅居美國期間,他成立了「東西學院」,一時間名聲享譽海內外。
一九八八年,南懷瑾先生移居香港,時任中共溫州市委書記的董朝才前往拜訪先生,希望其能宣導、推動孫中山先生《建國方略》中提及的金溫鐵路,以利浙西一千四百萬百姓。於是,南懷瑾先生開始籌資興建中國國內第一條合資的鐵路「金溫鐵路」。而隨之,南懷瑾先生的書籍學說也逐漸開始風靡大陸。
二○○○年,由南懷瑾先生任理事長的香港國際文教基金會,將「兒童中華文化導讀」活動向祖國大陸及華人世界全面推廣。後又移居上海,並於二○○六年在江蘇吳江的太湖之濱,創建太湖大學堂,以教授中國傳統文化。
南懷瑾先生的後半生,都行走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道路上。他非常尊重和喜愛傳統文化,甚至因此反對五四運動,認為其造成了對傳統文化的破壞。南懷瑾先生認為中國能歷數朝甚至外來統治仍不亡,乃是中國文化不亡所致。故近幾年來,一直大力推動兒童讀經運動,希望能將讀經史書籍的基礎往下紮根,以改變目前中國人對中國自身文化認知的現狀。
當今社會,雖然物質文明高度發達,但是逐漸的,也有越來越多的問題暴露出來。突然間,我們發現,物質文明的發展能帶給我們高度的物質享受,卻不能帶給我們內心的安寧。
然而,在南懷瑾先生的書中,我們卻可以品味出一絲別樣的味道。從說孔孟的《論語別裁》、《孟子旁通》,到談老莊的《老子他說》、《莊子南華》,再到禪宗的《禪海蠡測》、《楞嚴大義今釋》、《定慧初修》等等,講述的都是傳統文化中的為人處世之道。
南懷瑾先生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高超的語言技巧,講經說法,讀史悟道,把那種沉浸在經史深處的智慧展現了出來,擺在了我們的面前,猶如久旱過後的一場甘霖飄然灑向乾枯的大地,深深滌蕩著我們的心靈。
本書則是立足於南懷瑾先生對諸多國學典籍的講解和梳理,結合古今中外的諸多例證,再加上筆者自身感悟,從多個角度闡述人生的哲理與智慧。相信讀者在南懷瑾先生國學思想的引導下,能夠走好自己的生活道路,從而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第一課 大度看世界,從容過生活

一、原諒某些冒犯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論語‧衛靈公》

子貢曾問孔子:「老師,有沒有一個詞,可以作為終身奉行的原則呢?」孔子說:「那大概就是寬恕吧!」
南懷瑾先生說:寬容別人,不要為了一點小事,就與別人「勢不兩立」。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這並不是懦弱,也不是忍讓,而是寬容。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總是不可避免地會發生一些摩擦,或因觀念的衝突,或因秉性的不和。所謂寬容,就是在別人和自己意見不一致的時候,不去勉強別人。

諸葛亮去世後,蔣琬接任宰相的位置,主持蜀國朝政。有個叫楊戲的人,十分受蔣琬器重。但是楊戲性格孤僻、訥於言語,蔣琬與他說話,他也是只應不答。於是,就有些別有用心的人在蔣琬面前嘀咕說:「楊戲這人對您如此怠慢,太不像話了!」蔣琬卻坦然一笑,說:「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當面順從而背後非議,這是君子所不為的。稱讚我不是楊戲的本意;要反駁我,又會表明我的錯誤,所以楊戲沉默不語,這正是他為人坦誠的表現。」後來,有人讚蔣琬「宰相肚裏能撐船」。

其實,任何想法都有其來由,任何動機都有一定的誘因。要想瞭解對方想法的根源,就得設身處地地好好想想了。
寬容是一種幸福。那些缺少寬容的人,總是會為了些許瑣碎小事而耿耿於懷,稍不如意,便會拍案而怒,甚至對他人惡語相向,從此讓自己陷入斤斤計較的泥潭,生活變得黯淡無光。
寬容又是一種生活的智慧。原諒別人的某些冒犯,並不會讓人覺得你軟弱,反而能夠贏得別人的尊重。這種寬容是一種博大的胸懷,一種不拘小節的灑脫,也是一種偉大的仁慈。

清朝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乃是安徽桐城縣人。有一年,他的家人因為蓋房子,與鄰居桐城名醫葉天士家在土地問題上發生了爭執,兩家人寸步不退,一時間僵持不下。最後,葉家一紙訴狀告到了縣衙。張家在京城有人,自然不慌,只讓管家飛書京城,讓張英利用權勢「擺平」葉家。而張英看了家信後,只是淡淡一笑,提筆寫下了一首詩,讓管家帶回去。
「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見書,立馬明白了他的意思,心中感到很慚愧,就來到葉家,告訴葉天士,張家準備明天拆牆,後退三尺讓路。葉家以為對方是在戲弄他們,根本不相信這是真話。管家就把張英的詩拿給葉家人看。葉家看了這首詩,十分感動,連說:「宰相肚裏能撐船,張宰相真是好度量。」
第二天早上,張家動手拆牆,後退了三尺。葉家見了,心中很感動,也把自家的牆後退了三尺。於是,張、葉兩家之間就形成了一條六尺寬的巷子,被稱為「六尺巷」。

其實,尺許籬牆只是意氣之爭,多幾尺少幾尺都無關緊要,張英不愧是大學士出身,區區三尺牆便化解了鄰里之間矛盾,更贏得了大家的尊敬。
對於別人的過錯與冒犯,必要的指責無可厚非,但若是能以博大的胸懷寬恕別人,豈不是更好?以寬容的心去看待他人的過錯,自然就可以原諒別人。
在天性善良、心胸寬廣的人眼中,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美好的,因為他總是抱著樂觀開朗的態度去看待它們,待人接物都懷著寬大為懷的原則。而對於那些自私狹隘的人來說,對不符合自己心意的事物只是一味地去譴責和遷怒。在他們的眼中,世間的一切都在與他們作對,都對不起他們。這樣的人,自然不可能領悟到人生的真諦。
寬容是一種美德,為人常懷一顆寬容之心,就能理解別人的難處,從而原諒別人的稍許過錯。同時,它也是自身擺脫煩惱的良藥,人際交往中,唯有抱著謙和寬容的心態去相處,才能夠獲得真誠和友誼。

 

1 

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版權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
上班時間:09:00~17:30  TEL:02-2756-0949 FAX:02-2765-3799 地址:台北市民生東路五段178號7樓之3
© 2008 Storm&Stress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