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ime:2015-04-11 11:01

将军传世,传世乐章,夺宝传世

周应:谢谢孙总的精彩解读!我们都知道,在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其实非常热门的,而且现在一些传统的金融企业也加入竞争的行列,接下来有请广发银行首席信息官王兵先生为大家分享如何《构建互联网模式的金融体系》,有请王总!

先简单地介绍一下广发银行,广发银行在北京名气还不够大,广发是总行在广州一家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然后有招商银行等等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广发是12家之一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成立25周年了,今年是25周年生日。广发25年的网点发展到六百多家,在广东比较多,在北京少一点,北京现在大概有40个支行,互联网金融对我们来讲意义很重大,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其实银行是最早开始使用互联网的一批企业,国内一些相对比较领先的银行就开始使用互联网做业务,在1999年、2000年左右的时候国内有很多银行(包括广发银行)已经开通了网商银行,利用互联网开展银行业务,网上银行是不是就是互联网金融呢?我们感觉应该不是,我们认为从银行来讲,网上银行不过是多一个渠道而已,银行业务的发展是这样,20年以前银行就是网点,柜员那纸记帐,那时候在这家银行存了钱,你到隔壁取钱,他会把你打出来,因为不知道你在那边银行存了钱,银行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你的钱只在那个帐本上存在,别的地方不认那个帐本。大概在十几年之前银行开始做电子化,银行张本变成了计算机上的数字,很多银行的计算机还是分离的,即便同一个银行,这个城市的系统跟另外一个城市的系统互相之间是不通的,大概2000年左右银行开始所谓的大集中,比如广发银行,只要是广发的数据,大家都是在同一个系统里做的,这时候完成了所谓银行的电子化改造。1999年、2000年之后,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银行不甘落后,开拓了互联网渠道,网上银行也好,手机银行也好,其实

不够是多了一个比较方便的渠道,但是现在开始讲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跟网上银行、电子银行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我们说互联网金融是比较完整的在互联网上存在的银行,电子银行是渠道,只是方便办理银行业务的渠道,我们认为互联网金融可以在互联网上实现完整的金融交易,比如可以实现获客,银行客户很重要,银行如何获得更多的客户非常重要,我们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完整的,可以进行交易,包括风控、客户服务等等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完成,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有一点点线下的支持,按照我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什么是互联网金融?目前没有一个很完整、很标准的定义,按照我的定义,现在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金融银行。

广发银行网点分布图,广发网点不太多,我们首先请江苏卫视的同志给我们做手机银行代言人,年轻人都知道,他们都看证婚节目,即便这样,我们的网点是少的,网点少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客户了解广发的机会比较少,我获客的机会也比较少,银行是吸收存款、放贷款,这是最传统的银行业务,特别是对个人客户来讲是基业常求的过程,需要慢慢吸收,就需要普遍撒网,网就没有普遍的撒下来,获得客户的机会就比较少,在这个情况下,我们讲互联网给所谓的中小银行带来了很多机会,现在互联网兴起了,云计算、大数据给了我们机会,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变成了我们生活的第二空间,在第二空间里,可以把银行开到互联网上,开到大家经常去的热门的站点上,让大家在那些地方可以广发,实现所谓互联网银行的梦想。

广发战略发展需要互联网金融,我们看互联网平台价值,从核心优势来讲,分别是平台扶植力度、产品能力、技术支持能力,在运营能力方面,我们要考虑服务稳定性、平台基础设施、价值链协调能力、资源开放度,我们可用户数量、用户定位。传统银行向互联网企业过度,通过互联网化、通过客户中心化、通过移动化,可以由传统的银行逐步的向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过度。

热点一:直销银行。直销银行就是一个互联网银行,我们做了个比较,银行实际上是嫌贫爱富的,银行客户的定位一般是我要中高端客户,银行要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产品种类比较丰富,可以针对具体客户提供针对性的金融解决方案,线上线下各种渠道,传统的受理模式。对于直销银行来讲,一般来讲生存地方就是互联网,可以做中低端客户,做一些标准的产品,提供基本的服务,可以是网银、电子邮件、传真等等。关于网上营业厅,是我们目前正在做的一个产品。

热点二:社区银行。目前也是金融界炒的比较热的一个话题,今年国内有一个著名的股份制银行已经宣布要在全国开五千家社区银行,什么是社区银行呢?就是要把银行的小网点开到社区里去,开到居民家旁边,传统的很多银行网点也在居民家旁边,我感觉社区银行的特点应该比传统的网点更小、人员更少,主要面向个人客户。股份制银行网点一般都比较少,招商银行可能也就一千家左右,银行可能还需要增加一些网点,但是开一个网点的费用是很高的,要租房子等等,社区银行的定位是小网点,2013年开始,各家股份制银行纷纷在社区银行方面下功夫,通过数量和普遍的覆盖率解决原来网点少的问题。第二,社区银行贴近居民,还可以了解居民的信息,就算你不在我这里做业务,我要把你的信息搜集进来,搜集进来以后想办法营销你,刚才讲到了直销银行,我认为是网络银行的一个模型,有时候网络银行需要线上线下支持时候,我觉得社区银行可以做线下支点。

热点三:电商平台。银行对电商平台的态度,目前的现状是这样,“中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基本已经电商平台,或者刚刚投产,大部分银行在跟进,电商好象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方向,我们也要跟进,还有些银行原来做电商,目前是这么个情况。为什么今年银行开始积极的做电商呢?第一,就是因为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做的非常好,银行感觉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感觉这是一个方向;第二,银行和大电商平台合作的过程中感觉到不是很方便,阿里巴巴也好,可能没有满足大银行的要求,大银行不爽了,不爽了我就自己做。银行做电商到底对不对?我不敢瞎说,我感觉做电商一方面投入非常大,见效周期可能非常长,进入的门槛比较高,大银行可能还是可以做的,其他一般的银行可能要慎重,我们只是做商城,只是很小规模的,我觉得甚至都不能叫电商,我们只是做商城,做商城的目的也只是配合其它业务,比如广发信用卡的客户有积分,通过电商的商品可以置换,我们做商城还只是跟原有产品的配合,大银行做电商,目的恐怕就是要跟阿里巴巴竞争,对我们来讲,如果电商确确实实是一个方向,但是我又做不起,怎么办?我们能做的就是

和电商平台密切合作,合作的也是不错的,也希望电商平台能够积极的和像广发这种股份制银行合作,共同做好双方的业务,这也是我们共同发展的机会。有些银行原来是做电子商城的,银行自己做电商前景到底怎么样?我个人并不是非常看好。

热点四:移动支付,成为发展趋势。这两年非常热,随着移动互联网逐步的成熟,3G网逐步完善,中国移动4G也推出来了,移动互联网的成熟造就移动支付的需求非常非常大,包括电子钱包、QPBOC快速支付等等,现在各家银行包括运营商都在做,比如广发和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分别都有合作的产品,包括和中国银联,也包括自己脱离开运营商的,我们做SD存储卡支付模式,完全脱离运营商的,跟运营商合作的好处是可以和运营商互相结合,利用运营商的柜面帮我营销客户,不好的地方是运营商对我们有些限制和掣肘,我们也有不受运营商限制的,比如SD移动支付模式,从技术上来讲,SD移动支付还不是特别成熟,体验上还是有些问题,人民银行在强力推芯片卡,也为移动支付提供了特别好的契机,原来的磁条卡有些困难,PBOC卡跟移动运营商、SD卡的结合会非常的方便,移动支付这块也是非常热的话题。

热点五:电商做金融。其实电商也在做金融,这个内容我不讲了,包括刚才王总讲阿里巴巴余额宝,也算在抢银行的生意,并且网上在不断的说各家电商都在申请民营银行,不管申请没申请,确确实实在做业务。

热点六:P2P网络借贷平台。目前来讲,这块也是非常热的一个话题,借款人发布借款信息,P2P平台可以跨过银行,两者直接见面,实现借贷业务。在中国,P2P门槛非常低,P2P平台非常多,现在看来做的成功的也不多,今年有若干P2P平台宣布倒闭,我们觉得现在反而是个机会,既然P2P是一个客观的需求,银行可以充当一些角色,依然是P2P平台,这个平台由银行做,银行做的时候可以发挥银行的优势,你借款,你说你有什么好创意,你可能把我骗了,银行可以发挥风险控制能力,银行有自己的风险管控模型,有风险分析系统,银行掌握大量的客户信息、行业信息等等,广发已经做出了很多自动化的针对小微客户识别、风险管控系统,用我的系统帮你掌控P2P平台,这样风险就控制住了,这个事情就能做下去了。

热点七:公众服务平台。广发其实也在微信上开了微信银行,包括易信、微博,各家银行都在这些公众平台上进行产品销售、客户服务等等。

前面跟大家分享了今年以来互联网金融上的一些热点,互联网金融成为广发战略业务,今年定义为战略性的方向,底层肯定是信息技术的支撑,有互联网技术研究小组、创新研究实验室、规划及架构等等,目的是把互联网金融业务做到实处,广发原来有电子银行部,今年改成网络金融部,目的不是简单的改名字,而是定位、职能都做了扩充和充实,目的是把网络金融做到实处。

广发互联网金融技术蓝图,要做好互联网金融,云计算、大数据是最重要的基础,我要从网上获客,必须要用大数据的一些技术进行客户识别、客户服务等等。我们要做小微金融,要做理财业务,我们今年也推出了所谓的生意人卡,就是快速的满足大家小额的短期的贷款需求,后面其实都需要通过大数据分析客户的风险,帮助业务人员做客户判断。

网上营业厅拓展网络营销渠道,我们本来要在阿里巴巴开一个广发直销店,直接卖广发理财产品,准备在双11时候闪亮登场,由于种种原因,后来没有做成,这是我们当时的宣传材料,只宣传了两天,从淘宝来看,两天收藏这个店铺的已经有十万人,让我们见识了互联网金融的潜力。

比特软件信息化周刊提供以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为重点的全面软件信息化产业热点、应用方案推荐、实用技巧分享等。以最新的软件资讯,最新的软件技巧,最新的软件与服务业内动态来为IT用户找到软捷径。

比特商务周刊是一个及行业资讯、企业导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周刊。其中,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力打造的比特实验室可以为商业用户提供最权威的采购指南。是企业用户不可缺少的智选周刊!

比特网络周刊向企业网管员以及网络技术和产品使用者提供关于网络产业动态、组网、网络管理、网络运维等最新技术和实用技巧,帮助网管答疑解惑,成为网管好帮手。

比特服务器周刊作为比特网的重点频道之一,主要关注x86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机行业的产品及发展动态。通过最独到的编辑观点和业界动态分析,让您第一时间了解服务器行业的趋势。

比特存储周刊长期以来,为读者提供企业存储领域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及时、技术、方案以及案例文章,力求成为业界领先的存储媒体。比特存储周刊始终致力于用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数据保护与容灾构建以及数据管理部署等方面服务。

比特安全周刊通过专业的信息安全内容建设,为企业级用户打造最具商业价值的信息沟通平台,并为安全厂商提供多层面、多维度的媒体宣传手段。与其他同类网站信息安全内容相比,比特安全周刊运作模式更加独立,对信息安全界的动态新闻更新更快。

新闻中心以独特视角精选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行业重大事件或圈内精彩故事,为企业级用户打造重点突出,商业价值高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互联网、IT业界及通信厂商提供一条精准快捷,覆盖面广的媒体传播途径。

比特云计算周刊关注云计算产业热点技术应用与趋势发展,全方位报道云计算领域最新动态。为用户与企业架设起沟通交流平台。包括IaaS、SaaS各种不同的服务类型以及相关的安全与管理内容介绍。

比特CIO俱乐部周刊以大量高端CIO沙龙或专题研讨会以及对明星CIO的深入采访为依托,汇聚中国500强CIO的集体智慧。旨为中国杰出的CIO提供一个良好的互融互通 、促进交流的平台,并持续提供丰富的资讯和服务,探讨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信息化发展引领CIO未来职业发展。

IT专家新闻邮件长期以来,以定向、整合的商业模式,为企业IT专业人士以及IT系统采购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包括IT新闻、专家答疑、技巧和白皮书。此外,IT专家网还为读者提供包括咨询、线下会议、读者沙龙等多种服务。

X周刊是一份IT人的技术娱乐周刊,给用户实时传递I最新T资讯、技术技巧、畅销书籍,同时用户还能参与我们推荐的互动游戏,给广大的IT技术人士忙碌工作之余带来轻松休闲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