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首頁 > 風雲時代出版社 > 南懷瑾大師的實用智慧
南懷瑾大師的實用智慧

序一 南懷瑾的情懷和智慧   周瑞金

在南懷瑾老師逝世周年之際,我的同鄉後學林宏偉先生以南師二十世紀九○年代宣導修建家鄉金溫鐵路為案例,結合南師面向工商界的精彩演講,以及向工商界推薦的歷史人物和經典讀本等資料,編寫了具有獨特視角的《南懷瑾大師的實用智慧》一書。此書內容豐富,材料翔實,語言生動,清新可讀。作者盛情邀我作序,又一次勾起我對南師的感念。
南懷瑾老師是當代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先驅。他幼承庭訓,天資聰穎,十九歲以前廣泛涉獵經史子集,諸子百家,醫藥武藝,詩文皆精。二十五歲於袁煥仙先生處印證悟道之後,深感傳統文化如果斷滅,中華民族將萬劫不復,比亡國還危險一萬倍。於是,二十六歲的南懷瑾在峨眉山宏深誓願,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接續中華民族文脈,作為自己畢生努力的方向。
從二十六歲發宏誓願,到九十五歲圓寂,七十載春秋,七十年心血,南師畢生從事弘揚中華歷史文化與人性教化事業,不求名,不為利,苦口婆心,循循善誘,以自己的身教言傳,影響著有緣見面的人,藉以影響群倫,影響社會,始終如一地完成了接續中國文化斷層的大願。功莫大焉!德何劭矣!
孔子說:「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南師數十年來,一直主張道是天下的公道,最好要把道理學問講得深入淺出,最好連沒有文化的人都能聽懂。他的著述就身體力行,大多深入淺出,洋溢著「道不遠人」的親和力與說服力,沒有酸澀死板的學究氣,而且旁徵博引,兼攝古今中外,浸透著極為豐富的人生閱歷與經驗,充滿著不可思議的智慧靈光。因而,廣泛被士農工學商各界各階層、從十幾歲到九十幾歲各年齡段讀者所喜愛。
他講學傳道幾十年,受教者受益者無數,其中不乏國內外工商界的精英,如書中寫到的上海斯米克集團董事長李慈雄,被譽為現代管理學大師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第五項修煉》一書的作者彼得‧聖吉等。南師潤物細無聲的人性教化,滋潤了人們的心田,不同程度地啟發了、感動了、改變了人們的內心,令人無限的感佩和思念。
南師辭世後,彼得‧聖吉特地從美國趕到太湖大學堂,發願要把南師的學問和著述進一步傳到西方去,傳到世界去。他說,中國文化對西方乃至全世界是很有幫助的,尤其這個時代和未來,世界充滿了危機,非常需要借鑒中國傳統文化諸多寶貴的思想與經驗。就拿管理學來說,如果只是寄託於規則和利益管理,而不是以各自的內心觀照和修養為立足之本,就不是真正好的管理。
縱觀南懷瑾老師一生的業績修為,可以用兩句意味深長的話概括:「手無分文,富可敵國;身無片職,權傾天下。」他的商業實踐和對工商界人士的關注與護持,他畢生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化眾生,推進文明,其實質都是為實現「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崇高理想的寫照,是中國古今文人窮其一生所追求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家國情懷和高度智慧的體現。
他第一次和朋友一起做生意開公司取的名字就叫「義利行」,具有鮮明的傳統文化色彩。他尊姜子牙為中國商人的祖師爺,推崇管子的經邦濟世哲學,都是根植於歷史文化中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的展現。
他曾說:「一個人一生裏做的事情,對人類永遠有功勞,永遠謀利於大家,這個才叫事業,如大禹治水。其他的上到皇帝,下至乞丐,都不是事業,那是職業。」在他看來,現在很多人將工商業做得好,發了大財,或者官做得很大,那都不是事業,只是職業。只有對社會大眾、國家民族做了貢獻,才是事業的精神所在。因此,他的一生從不為錢財所捆綁,一旦需要投資實業謀福利於大眾時,他振臂一呼,就有眾多回應者參與並提供資金,堪比富可敵國。
以修建金溫鐵路為例。二十世紀初,孫中山先生就在《建國方略》中雄心勃勃地勾畫了一幅神州鐵路建設藍圖,其中有一條鋼鐵動脈,將福州、溫州、金華、杭州貫通起來。修建一條由溫州直達金華,進而把溫州與浙贛鐵路大動脈緊緊聯接起來的鐵路,將產生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為此,浙江地方政府和民眾曾七次開工興建金溫鐵路,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未能如願。
一九八八年,當溫州市領導前往香港邀請南懷瑾老師牽頭修建金溫鐵路時,有著深厚的愛國愛鄉情懷的南師倏然動容,毅然答應。他說:「這條鐵路大家企望了八十年,修了七次都沒有成功,今天我就決定一定要修,不是為我,是為了開啟一個大例子,中國政府的公共建設可以和外資合作。因為不如此,不能加速國內的公共建設。所以我們不去打開這個關閉的大門,那麼幾十年都不會有人打開這個大門的。」
為此,南師調集專家夜以繼日地伏案疾書,完成了《對金溫鐵路的淺見》,提出了改革的建設設想。由外資與地方政府共同牽手,打破內地鐵路由政府或國營企業獨家經營的慣例,催生了中國第一個中外合資地方鐵路公司,並很快籌集第一筆兩千多萬美金匯進內地公司。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十八日,中國第一條引進外資興建的地方鐵路——金溫鐵路正式動工;經過五年建設,於一九九七年八月八日全線鋪通,一九九八年六月十一日正式通車,翻開了中國鐵路建設改革開放的新一頁。
南師畢生是個文化人,沒有任何官職。然而,他在臺灣辦傳統文化講習特別班,底下坐的全是當局軍政要員,將星閃耀。有一副聯語記述當時盛況:
「白屋讓王侯,座上千杯多名士;黃金如糞土,席前百輩數英雄。」
一九六六年,南師受邀在臺灣海陸空三軍基地巡迴演講中國傳統文化。在台中空軍基地演講期間,蔣介石先生曾親蒞幕後聆聽,那次演講,南師特別強調亡國尚可復國,若民族文化亡掉,中華民族將萬劫不復!老蔣先生深為所動,發起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幾個月後正式成立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邀請了大批學者參與其中(包括錢穆先生等等),為保留中國傳統文化做了不少工作。
當時老蔣先生曾邀請南師主其事,被婉辭。南師一直說,在兩黨間,他只買票不入場。後來,九十年代初,內地王震將軍、鄧力群先生等牽頭的中國國史委員會,曾邀請南師任副主任委員,也被他謝絕了。然而,他雖不授任兩岸任何職務,但他的學問和事功在兩岸影響朝野,兩岸有三位總理與他通信,南師圓寂當天晚上就收到溫家寶總理給予高度評價的唁電。
「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里。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這是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李石曾先生當年贈送給南師的話。弘揚文化,教化人性,無堅不摧,無處不往,時空難限制,權力難阻擋,這不正是「身無片職,權傾天下」嗎?
南師自許一生修了兩條路。一條是歷經十年籌畫修建的金溫鐵路,是義為國家與桑梓福利,開創中國建設之先例的道路;另外一條是他用一生修造的心路,一條以傳統文化療治精神危機,比有形的路更難修的心路。在修建金溫鐵路期間,他委曲求全,備嘗艱辛,親自參與對金溫鐵路的整體規劃、管理制度、經營方法、工程品質、海外融資、股份制改造、班子人選等工作,讓金溫鐵路留下了深深的「南董」印記。這就是南師言傳身教、科學教化的一個案例。
那個年代,他不僅應邀投資建設金溫鐵路,還動員更多弟子學生到大陸投資辦企業,在大陸傳播先進經營理念、方式和傳統文化,傳播他提出的「共產主義理想、社會主義福利、資本主義經營、中華文化精神」的理念,使傳統歷史文化在中國大陸的工商實踐中得到弘揚光大。
人們稱頌南懷瑾老師為「國學大師」、「佛法泰斗」、「禪宗大師」、「道家高人」、「密宗上師」、「當代大隱」等等,這都只是南師學問修持、人生行止的不同側面,不足以概括他的全面素養、品格、地位和貢獻。他自己卻從不接受這些稱號,他常說自己「一無所成,一無是處」,自己永遠處於「學人」之位。
應當感謝林宏偉先生嘔心瀝血撰寫的這本書,他從一個平時人們很少注意的立面介紹南師,豐富了南師的形象,讓廣大讀者從中汲取到南師傑出的商業智慧。這必定有利於推動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順利向前發展,造福中華世代子孫。這就是這本書的特殊意義所在。特作序予以推薦!
於上海
(作者係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中國礦業大學淮海文化傳媒研究院名譽院長,曾任《人民日報》副總編輯。)

序二 南懷瑾從浩瀚國學中提煉商道 何東君

南懷瑾先生是國學大師,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我一股勁讀了先生的許多著作。先讀《論語別裁》,越讀越覺得對指導和改進工作有很多啟發。以後又讀了《老子他說》、《孟子旁通》,得益匪淺。退休後,又讀了《易經雜說》、《禪宗與道家》、《中國佛教發展史略》、《南懷瑾談黃帝內經》等等。我與先生雖未謀過面,也可說神交已久。他的學問博大精深,融貫古今,涵蓋儒、釋、道、醫卜天文、詩詞歌賦,是名副其實的國學大師。
二○一二年春夏,新華書畫院主辦《八百里甌江長卷》書畫創作活動,林宏偉主動請纓求南懷瑾先生題寫卷首。南懷瑾先生滿懷對甌江的深情,應邀寫下「八百里卷甌江圖」七個蒼勁有力的大字,為這次活動和長卷增色不少,極大地鼓舞和激勵了畫家們的創作熱情!
今年十月,林宏偉拿了本書的清樣,邀我寫序,讓我感到驚奇。南懷瑾是著名的國學大師,怎麼又成了企業家?聞所未聞啊!聽了林宏偉的介紹才明白箇中的緣由。我想,國學中有商道,這應是普通的道理啊,國學包涵的內容自然蘊含人類生產生活不可或缺的商道。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上,我們祖先不僅創造了輝煌的農業文明,也創造了燦爛的商業文明,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商業發展也為人類社會文明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南懷瑾先生飽讀經書,自然也熟悉商業。因此,先生實踐商道、興修鐵路,也就不奇怪了。
南懷瑾先生一直在修路,畢其一生修了兩條路。一條是心靈之路,修身養性,同時將所學所悟,授與大眾,完成通往高層次高境界的心靈之路。這條路功德圓滿,萬眾讚頌;另一條路是金溫鐵路。這條鐵路是南懷瑾先生宣導修建的我國第一條合資的地方鐵路,自一九八八年開始籌畫,到一九九七年建成,歷時十年,期間他多方奔走,備嘗辛苦,親自參與對鐵路規劃、管理、經營、融資等等過程,讓金溫鐵路留下深深的南董印記。
在本書出版之際寫了以上文字,一是緬懷和追思一代大師的文化成就,二是希望讀者能從書中獲得商業智慧,通過修身養心,培育人文情懷,提高經營和管理才幹,成就一番事業。願以此文和大家共勉!
於北京
(作者係新華書畫院院長,曾任新華社副社長)

序三 南懷瑾引領企業家追尋精神家園 高慶林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伴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以民營企業家為主體的工商業界隊伍也得到不斷發展壯大,引人矚目。他們通過不同的奮鬥途徑積極進取,積聚了一定量的資產財富,也贏得了相應的社會地位和聲譽。就在他們經歷了幾十年的拼搏感到身心疲憊、對明天的前程感到迷茫的時候,南懷瑾的出現讓他們找到了一種心靈的寄託,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尋找到一個棲身的園地。當代商界精英身上呈現的南懷瑾情結,是一種值得深思和研究的現象。
「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里。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這是國人對南懷瑾先生的高度肯定。早在五十餘年前,南懷瑾先生在臺灣就傾力講述印行傳統文化經典,內容涵蓋儒、釋、道及諸子百家,兼及醫卜天文、拳術劍道、詩詞曲賦,至今著述五十餘種,立足時代科學精神,將古老的中華傳統文化推到一個璀璨奪目的新層面,開拓了全新的學術視野;聽者遍及學界、商界、政界,乃至民間大眾,其影響之深遠自然是劃時代的。因此,他在廿一世紀移居大陸後,對渴望汲取傳統文化養分來豐富發展自己的民眾,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有力地推進了大陸「國學熱」的掀起,也讓新時期為數眾多的在尋找精神寄託的工商業者看到了心靈導師的身影。
南懷瑾先生雖旅居海外數十年,但有著濃郁的故土情結,熱切關心大陸經濟、文化、社會的發展和國家民族的統一大業。他晚年曾諄諄教導海外眾多弟子赴大陸投資,引進先進科技,支持國家經濟建設。二十世紀八○年代末,他曾擔當海峽兩岸密使,促成國共兩黨達成「九二共識」,推動祖國和平統一事業的發展。二十世紀九○年代初,他又率先在大陸投資修建金溫鐵路,為中國改革開放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開創先例。他還鼓勵學生籌集巨額資金,在大陸三十餘所高等院校設立「光華教育獎學金」,創辦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為希望工程捐助拳拳愛心……凡此種種,令人感佩,也讓追隨他的商界精英尋找到另一種報國途徑和榮光。
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們祖輩傳承下來的豐厚遺產,曾長期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它所蘊含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一方面具有強烈的歷史性、遺傳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鮮活的現實性、變異性,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今天的中國人,為我們開創商業新文化提供了歷史的根據和現實的基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曾創造了許多奇蹟,也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企業和企業家,他們的管理理論、思想、方法,對於現代企業的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但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不足和偏頗也日益明顯,這就迫使我們學習歷史和前人的思想,從前人的經驗和教訓中得到啟示。南懷瑾先生講述推廣的傳統優秀文化,把中國古代管理思想的精髓與現代企業的實踐有機地融合起來,猶如現代汽車上的制動系統,可以讓高速前行的車輛放慢速度,減少危險;也可以讓停滯不前的汽車找到新動力,繼續前進,顯得十分重要。
林宏偉是南懷瑾先生的溫州同鄉,善思好學。南懷瑾先生投資建設金溫鐵路時,他就在當地政府的綜合部門和交通部門工作,後轉行來到新聞戰線,積累了一些見聞。如今借助職業的視角重新窺探南懷瑾先生宣導建設金溫鐵路的歷史,有感而作,編寫了本書,既從另一個角度來解讀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的輝煌人生,也給廣大讀者學習研究南懷瑾的商業智慧提供了一個較為詳盡的讀本,頗有意義。特此為序,予以推薦。
(作者係中華工商時報社長,曾任CCTV年度經濟人物評委。)


【引言】
「那裏一望無際的如茵草地,桃李芬芳,有孔雀漫步,有鴨群逍遙,還有太湖的月光……太湖三萬六千頃,月在波心說向誰……」
這是時代智者南懷瑾理想中的太湖大學堂。
如今這裏樓宇莊嚴,芳草萋萋。占地約三百畝的太湖大學堂,就像一顆明珠鑲嵌在太湖邊的吳江市廟港鎮上,璀璨奪目。據南懷瑾身邊的人說,太湖大學堂是一個靈光聚匯的地方。太湖大學堂蘊涵著濃濃的書卷氣息,藏納著三千年濃濃的中國味道。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亡國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這就會淪為萬劫不復,永遠不會翻身。」南懷瑾常常將這句話掛在嘴邊。他一生致力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他的文化興國興邦之夢,就棲息在這太湖之濱的理想園林之中。
二○一二年九月廿九日,享年九十五歲的南懷瑾在這裏與世長辭。
南懷瑾的一生宛如傳奇:年少時飽讀詩書,顯露過人才華;後則文武兼修,三教合一,尋訪天下名師學武,在峨眉山中閉關讀禪,半世講讀播傳中華傳統文化;曾充當海峽兩岸密使,催生金溫鐵路建設,在臺灣備受推崇後,又在大陸掀起傳統文化熱潮。南懷瑾逝世當天,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發來唁電,稱「(南懷瑾)先生一生為弘揚中華文化不遺餘力,令人景仰」。臺灣立法院院長王金平讚他為儒、釋、道皆通的「文殊再世」,充分展現一代宗師的智者才情和大儒風骨。
「上下五千年,縱橫十萬里,經綸三大教,出入百家言。」這是學界對南懷瑾的一種敬仰。其實這位學富五車的著名學者,也是一位商界翹楚。
南懷瑾學貫中西,對西方經濟學的造詣,使他看待國學的高度一直具有世界視野。世界不存在東方中心和西方中心,學問和文化要放在全人類的視野裏進行解構和比較。學無邊界,商無國界,心有大愛,則智慧無邊無界。南懷瑾的商業之路與一般實業家不同,以中國傳統商脈中的「義利」為基準,這和西方古典經濟學書籍中闡釋的「自私而利他」之學說有異曲同工之妙。南懷瑾的從商之路,實際上是抱定中國傳統的商業智慧,按照儒家積極入世的誨訓,在現當代的全球化大局中去驗證東方智慧。南懷瑾力行之後,留下輝煌的見證。
本書將以南懷瑾宣導建設金溫鐵路為案例,結合他面向商界的演講,推薦的圖書和人物介紹,以及海內外商界精英的南懷瑾情結,全面詳盡地講述南懷瑾的另一種智慧,非同一般的東方商業智慧。

 

1 

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版權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
上班時間:09:00~17:30  TEL:02-2756-0949 FAX:02-2765-3799 地址:台北市民生東路五段178號7樓之3
© 2008 Storm&Stress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