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首頁 > 風雲時代出版社 > 輕輕鬆鬆吃出健康
輕輕鬆鬆吃出健康

前言
「醫食同源」的說法來自於我國古代,當時人們就認識到許多食物可以藥用,而許多藥物又可以食用,食療這門學問的理論基礎就源於此。陰陽五行、藏象學說、整體觀念、辨症施治、藥物的四氣五味、升降浮沉都是中醫的基礎理論,同樣對食療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藥不能天天吃,但是食物卻是要天天吃的。而且「是藥三分毒」,服藥難免會對機體產生一些損傷。而且有些人還會對藥物產生依賴,搞得自身的抵抗力越來越弱,服藥量也越來越大,陷入一種惡性循環的怪圈。此時,若是採取合理科學的食療方法,就能起到防病、治病,強身健體的功效。不僅能夠吃出健康,還能吃出美麗,而且這也是食療的最終目的。
食療養生,實際上就是為各種病人設計的合理膳食,它的科學性在於對症選食。《黃帝內經·素問》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曾論述道:「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穀物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意思是指只要是藥都帶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只有食療才是最健康的。由此可見,我們的祖先早就明白了食療養生的重要性。
當然,人生病後,還是應以藥物治療為主,同時加以食療,尤其是在病情有所好轉以後,應適時停藥而代之以飲食調養,這樣可以固本培元,消除病根,而且對身體無害。由於食療的處方大多性味平和,因此對患有各種慢性疾病、疑難病症患者極為有益,應當多服、常服。
本書是濃縮了幾千年來養生食療的精華,精選了千餘條偏方,同時又結合了現代的食療理論,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部集養生、防病、治病於一體的百科全書。


第一章  養生食療常識

食療又稱食治,即利用食物來影響機體各方面的功能,使其獲得健康或癒疾防病的一種方法。通常認為,食物是為人體提供生長發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種營養素的可食性物質。也就是說,食物才是人體最主要的營養需求來源,也是養生的根本。
  
1.藥補不如食補
藥補與食補同屬中醫進補範疇,但是二者又有所不同。藥補是中醫治療虛症的方法之一,主要運用補益藥物來調養機體,扶助正氣,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保持機體的陰陽平衡,保證其發揮正常功能,扶正祛邪,促使身體的康復。而食補也稱食養,指應用食物的營養來預防疾病、推遲衰老,起到延年益壽的效用。
藥補是運用補益的中藥來治療人體的虛弱不足。虛症,歸納起來主要有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四大類。因此,運用補養藥物也可相應地分為補氣,如人參;補血,如當歸;補陰,如枸杞子;補陽,如鹿茸等。但藥補要掌握好分寸,適可而止,並根據病情的不同相應進補,切忌補之過偏,不僅對身體無益,反而還會有害。


食補既方便又實惠,而且容易被人們接受,一般情況下也沒有副作用,有時也能起到藥物起不到的作用。但是,應當根據體質的情況適當進補,如防止神經衰弱,推遲大腦老化,可多吃些補腦利眠之食品,如豬腦、百合、大棗等;防止視力退化應多吃蔬菜、胡蘿蔔、豬肝、甜瓜等;老人腎虛可多吃些補腎抗衰老的食品,如胡桃肉、栗子、豬腎、甲魚、狗肉等;高血壓、冠心病應多
吃些芹菜、菠菜、黑木耳、山楂、海帶等。通過食補不但能使臟腑功能旺盛,氣血充實,還能使機體適應自然界的應變能力得到增強,抵禦和防止病邪的侵襲,也就是中醫所說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總的來說,食補與藥補還是各有千秋的,有病預防在先,總比病來了再去醫治要好得多。而且每一種食物都可以作為一種藥物,我們的祖先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最珍貴的食補秘方,即使生了病,通過其中包含調養的食補秘方,同樣可以令身體變得健康起來。只要學會這些簡單的食補方法,就不用再去找醫生開藥方了。
  
  2.古代食療養生的理論
根據我國現存最早的醫書《黃帝內經》記載,我國古代的養生食療理論早就已經非常豐富了,而且也達到了較高的科學水準。具體可從其中的「五穀」、「五色」、「五味」、「五宜」、「五走」、「五養」,以及一些有關食養的基本原則中看出。
五穀大多認為是粳米、小豆、大豆、麥和黃黍等五種。
五色和五味是古人從五行學說出發,將食物的顏色、味道與臟腑、經脈相結合而產生的理論。即色赤、味苦,屬火,入心經、小腸經;色白、味辛,屬金,入肺經、大腸經;色青、味酸,屬木,入肝經、膽經;色黃、味甘,屬土,入脾經、胃經;色黑、味鹹,屬水,入腎經、膀胱經。
五宜指五穀、肉、果、菜適合於不同的五臟。如心病宜食麥、羊肉、杏、菖頭;肝病宜食芝麻、李、韭菜;脾病宜食秫米(即高粱)、牛肉、棗、葵;腎病宜食豆芽、豬肉、栗、藿;肺病宜食
黃小米、雞肉、桃、蔥。
五走是從氣、血、骨、肉上區分的,即酸走筋,辛走氣,苦走血,鹹走骨,甘走肉。
五養,即酸生肝,苦生心,甘生脾,辛生肺,鹹生腎。與「五養」相對的,同時又有「五傷」和「五救」,即「酸傷筋,辛勝酸,苦傷氣,鹹勝苦,甘傷肉,酸勝甘,辛傷皮毛,苦勝辛,鹹傷骨,甘勝鹹。」其中,在《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中說得更明白:「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鹹,心氣抑;味過於甘,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
以上說法不一定全部合理,但早已形成系統,而且較為完善。根據這些理論,古人還提出了幾個養生食療的原則:1.按季換口味。春季宜減酸增甘,夏季宜減苦增辛,秋季宜減辛增酸,冬季宜減鹹增苦。2.夏養陽、秋冬養陰。3.應選擇食物。以蔬菜為例,一般講究春宜食花、夏宜食葉、秋宜食果、冬宜食根等。


3.古代食療養生的地位和影響
我國的食療歷史悠久,在古代也一直處於很高的地位。根據《周禮·天官》記載,我國周代就開始把醫學分為四科,即「食醫」、「疾醫」、「瘍醫」和「獸醫」。其中的「疾醫」相
當於今天的內科醫生;而「食醫」則是專門管理飲食衛生的醫生,相當於今天的營養科醫生。
我國也是世界上研究飲食科學最早的國家,並且已經形成了相當豐厚深廣的專門文化。從理論上說,我國古代醫籍中的四大經典著作《黃帝內經》、《金匱要略》、《傷寒雜病論》和《神農本草經》,都非常注意飲食對健康和疾病的相關作用。唐朝以後,更是不斷地湧現出以飲食保健為課題的許多專門著作。其中,影響較大的有: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中的「食治篇」、孟詵的《補養方》
、張鼎的《食療本草》以及陳士良的《食性本草》等。
從普及面上看,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已經記載了相當豐富的飲食知識。例如,其中的民歌《衛風‧氓》中就寫有「于嗟鳩兮,無食桑葚」,意思就是叫斑鳩鳥不要去吃桑葚。這足以證明當時的食療知識,已經普及到民間去了。

4.現代養生理論
對於現代人來說,每個人都非常地重視自身的身體健康,而這首先就要從養生開始。我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有確切的文字記載了養生保健的有關內容。而且我國最早的飲食文化、中醫藥事業的啟蒙和發展,都包含了養生保健的內容。
我國現代養生理論主要有三個原則:
(1)辨症施膳
辨症施治是中醫治療疾病的指導原則,即在臨床治療時要根據病情的寒熱虛實,結合病人的體質以相應的治療。只有在正確辨症的基礎上進行選食配膳,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否則,不僅於病無益,反而會加重病情。
根據中醫「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熱者寒之」、「寒者熱之」的治療原則,虛症患者以其陰陽氣血不同之虛,分別給予滋陰、補陽、益氣、補血的食療食品治療;實症患者應根據不同實症的症候,給予各種不同的祛除實邪的食療食品,如清熱化痰、活血化瘀、攻逐水邪等;寒性病症,
給予溫熱性質的食療食品治之;熱性病症,給予寒涼性質的食療食品治之。同時,還必須考慮個
人的體質和季節等特點。例如形體肥胖之人多痰濕,宜多吃清淡化痰的食品;形體消瘦之人多陰虛血虧津少,宜多吃滋陰生津的食品等。春季萬物始動、陽氣發越,此時要少吃肥膩、辛辣之物,以免助陽外泄,應多食清淡之菜蔬、豆類及豆製品;冬季天寒地凍、萬物伏藏,此時最宜吃些溫熱禦寒之品,如羊肉、乾薑等。
  (2)全面膳食
全面膳食,就是要求在飲食內容上盡可能做到多樣化,講究葷素食、主副食、正餐和零食等之間的合理搭配。現代營養學認為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主要包括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礦物質、水和纖維素七大類物質。這幾大類營養素分別存在於不同種類的食物中,如糧食類食物主要含有豐富的糖類,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素,魚、肉、奶、蛋類則是蛋白質的良好來源。因此,為了保持身體健康,必須採用平衡膳食,全面膳食。

  (3)飲食有節
飲食有節是指每天進食宜定時,定量,不偏食,不挑食。主要有兩層含義,一是指進食的量,一是指進食的時間。
飲食定量,主要強調飲食要有限度,保持不飽不饑,尤其是不暴飲暴食。否則會使腸胃功能紊亂,導致疾病的產生。相反,進食過少,則脾胃氣血化生乏源,人體生命活動缺乏物質基礎,日久會導致營養不良以及相應病變的發生。因此,飲食有節,食量有度是保證身體健康的重要條件。
飲食定時,據研究證明,早、中、晚這三個時間內,人體的消化功能特別活躍。按照相對固定的時間,有規律地進食,可以保證消化、吸收功能有節奏地進行活動,脾胃協調配合,腸胃虛實交替,有張有弛,食物則可有條不紊地被消化、吸收和利用。
5.四季食療養生理論
按照中醫「藥食同源」的思想,許多食物本身就可作為藥物,如棗和浮小麥。同理,許多藥物也可以是食物,如茯苓、首烏和黃精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只要針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制定相應的食譜,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糾治或預防某些疾病。這就是中醫常說的「藥補不如食補」。
談到食補,首先要瞭解中藥的四氣與飲食的五味。四氣又叫四性,就是寒、熱、溫、涼四種藥性。其實「寒」與「涼」、「溫」與「熱」只是程度上的區別,所以四氣實際只有寒、熱兩大類。凡能治熱性病症(即今之火症、炎症)的食物,就屬於寒性或涼性。例如,蕎麥是涼性,能潤腸通便;西瓜是寒性,能解暑清熱。凡能治寒性病症(即虛症、寒症)的食物,就屬於溫性或熱性。例如,龍眼是溫性,能溫中補虛;胡椒是熱性,能助陽去寒。另有一種平性食物,實際也有偏寒偏熱的區別,例如,蘿蔔甘平偏溫、蘋果甘平偏涼,所以習慣上仍稱四氣而不稱五氣。
食物則分辛、甘、酸、苦、鹹五種味感。另有一種淡味,因為不顯著,習慣上不予考慮。應該說,最初的五味,絕對是就食物的口感而言,後來慢慢就有了擴展。例如,雞肉,藥典稱「味甘」,事實上並無甜味。味道不同,藥理作用相應也就不同。一般認為,辛味(辣)能散能行,如蔥白發汗助陽;甘味(甜)能補能緩,如紅棗補血緩中;酸味(澀)能收能斂,如金櫻子止遺精;苦味能瀉能燥,如苦瓜瀉火;鹹味能軟堅潤下,如海帶通便等;淡味則滲濕利小便,如通草和茯苓等。現代醫學已經分析出藥味不同,所含的化學成分也確實有別:味辛的多含揮發油,味酸的多含有機酸,味甘的含糖類,味苦的則含生物鹼、#類或苦味質,味鹹的多含鈉鹽類等。兩種以上的藥物或食物相搭配,所產生的綜合化合作用又不同。中醫處方講究君臣佐使,原因正在這裏,其妙處也正在這裏。
《黃帝內經》中所標示的食療原則主要是:
(1)春養脾、食涼、多甘少酸。春天氣候潮濕,要注意保養脾臟;飲食不宜太燙,避免汗多傷陽氣;多吃些補中的飲食,少吃些固表的東西,以防阻遏身中生發之氣。這裏的「甘」和「酸」只能從廣義去理解,千萬不能機械地局限於甘、酸性味的飲食或藥物。
(2)夏養肺、食寒、多辛少苦。夏天氣溫高,呼吸急促,要注意保養肺臟;飲食宜微溫不燙,避免助汗傷陽氣;多吃散風解表物,保持毛孔通暢,少食燥性物品,防止傷津,更畏暑熱。
(3)秋養肝、食溫、多酸少辛。秋天氣候乾燥,血液濃度大,要保養肝臟;飲食要熱一點,避免折損胃氣;多吃補中固表的食物,增加禦寒能力,少吃辛辣發汗的食物,防止傷津助燥上火。
(4)冬養心、食熱,多苦少鹹。冬天氣候寒冷,萬物閉藏,人久居室內,精神容易鬱悶,所以要保養心臟;飲食不宜冷,一冷更增寒意且傷胃氣;多吃溫補清火的食物,別貪食熏醃臘品。
「四季多鹹、少甜養腎」:除了以上個別的針對性飲食原則之外,還有條總的原則,就是要注意培補腎氣、養護脾胃。
6.常見食療養生的方法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療方法主要有七種。
(1)藥粥療法。就是用米和藥物同煮成粥食用,如八寶粥等。簡單方便,應用廣泛。
(2)藥飯療法。就是將某些藥物加入米中煮成飯食用,如蘿蔔飯等。簡單方便,應用廣泛。
(3)藥菜療法。就是直接將某些藥物炒成菜食用,如炒牛蒡根等。比較適用於肥胖症和心腦血管疾病等。
(4)藥糕療法。就是將某些藥物研成細末後,和麵粉或米粉做成糕點食用,如綠豆糕等。最適用於治療小兒消化性疾病。
(5)藥茶療法。就是將藥物用開水沖泡或煎煮,當茶飲,如民間常喝的菊花茶等。適用於慢性調理和咽喉類疾病。簡單方便,應用廣泛。
(6)藥酒療法。就是將藥物浸在酒中飲服以防治疾病,如十全大補酒等。
(7)臟器療法。就是直接食用相關的動物內臟。例如,平時很多人用鹿鞭、牛鞭或狗鞭來壯陽,用豬肝或羊肝來治夜盲症等。這些都是根據中醫「同類相求」、「以形補形」的理論,對急慢性疾病比較適宜。但原料一定要新鮮,使用時注意避開禁忌。

1 

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版權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貼節錄
上班時間:09:00~17:30  TEL:02-2756-0949 FAX:02-2765-3799 地址:台北市民生東路五段178號7樓之3
© 2008 Storm&Stress Publishing All Rights Reserved.